[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熱力學統計的同相軸連續性增強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44727.4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881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孫向民;廉莉莉 |
| 地址: | 100027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熱力學 統計 連續性 增強 方法 系統 | ||
公開了一種基于熱力學統計的同相軸連續性增強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及系統可以包括:將數據樣點排成一個一維序列,選中心地震數據樣點,并設定初始溫度;選地震數據樣點構成局部相關面;選備選數據集;局部相關面上地震數據樣點與備選數據集中數據樣點的方差值,選局部相關面地震數據;更新溫度,獲得局部相關面地震數據構成的最終局部相關面作為最優局部相關面;將最優局部相關面的地震數據樣點值進行加權求和并計算均值,代替中心地震數據;計算所述一維序列所有數據點的地震數據,獲得最終地震數據集。本發明通過保持地震圖像上地層構造形態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增強了地震同相軸的連續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地球物理勘探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熱力學統計的同相軸連續性增強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地下的地質構造的查明可以通過地震波的傳播圖像解釋得到,當地震波遇到地層的分界面(有波阻抗差異)會發生波的反射地面上的檢波器采集到反射波經過一系列的地震資料處理就得到了疊后地震資料它是進行地下地質解釋的基礎,在這過程中反射波中往往參雜著我們不需要的干擾如多次波、面波、風吹草動等產生的隨機干擾,這些都將對地震資料的解釋帶來干擾,因此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對解釋的精度有著很大的影響。
地震資料是海量的人工解釋是一個費時的過程,將一些解釋過程用計算機自動實現讓解釋人員能夠騰出精力做更精細的解釋是地震資料解釋技術發展的大勢所趨。比如較早發展起來的層位自動解釋,地震全局自動化解釋、斷層自動解釋等,這些發展起來的自動化解釋技術大大解放了解釋人員的勞動強度,以層序解釋為例,假設一個三維地震資料600條線,每條線的地震道為400,時間樣點個數800,2ms采樣,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層序有200多個,一個熟練的解釋人員可能需要一個月來解釋這些層位,長時間機械地做一件事情心理上的疲乏會大大影響解釋人員的勞動效率和解釋的精度,現有的優秀的層自動化解釋軟件可以在幾十分鐘內完成這些工作。但是這么高的效率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地震同相軸有較高的連續性和信噪比,類似地現有的地震自動化解釋的算法大多對信噪比要求較高,不然自動化算法應用效果會大打折。地震層序的自動化解釋算法往往要求同相軸有很好的連續性,這就需要對疊后的地震資料做連續性增強處理即增強相關的數據壓制隨機噪音,常見的做法是對地震圖像做局部五點中值濾波,五點中值濾波的缺陷在于:(1)依靠局部五個地震數據樣點值壓制隨機噪音的效果有時候并不明顯,隨機噪音相加均值為0是一個統計的結果需要相關的樣點盡可能的多。(2)常規的五個樣點值都位于同一水平線上這也就意味著同相軸的局部方向是水平而實際上的同相軸上方向并非那樣,這樣處理的結果有可能導致同相軸變形影響解釋結果。為了增強同相軸的連續性,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基于熱力學統計的同相軸連續性增強方法及系統。
公開于本發明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發明的一般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熱力學統計的同相軸連續性增強方法及系統,其能夠通過保持地震圖像上地層構造形態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增強了地震同相軸的連續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基于熱力學統計的同相軸連續性增強。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1)將數據樣點按照線號、道號、時間排成一個一維序列,將第一個數據樣點作為中心地震數據樣點,并設定初始溫度;
2)以所述中心地震數據樣點為中心,在所述數據樣點中沿道號和線號方向選取一組n*n的地震數據樣點構成局部相關面;
3)基于局部相關面的n2個地震數據樣點,沿地震數據的線號方向向上和向下共選取N個數據樣點作為備選數據集;
4)基于局部相關面上地震數據樣點與備選數據集中數據樣點的方差值,選取局部相關面地震數據;
5)更新溫度,并重復步驟4)直至溫度小于設定閾值溫度,獲得局部相關面地震數據構成的最終局部相關面作為最優局部相關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47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