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批量進行終端測試的方法和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44481.0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273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明;李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信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H04M1/24;H04W48/16;H04W76/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黃志華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批量 進行 終端 測試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批量進行終端測試的方法和裝置及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待測終端、至少一個第一路由器、至少一個第二路由器和一個測試控制端,其中:測試控制端為每個第一路由器選擇對應的待測終端ID,將其對應的待測終端ID指示給待測終端,待測終端與對應的第二路由器建立連接進行測試,測試結束后,刪除完成測試的各待測終端ID;第一路由器,用于將測試控制端選擇的待測終端ID指示給待測終端;第二路由器,用于與對應的待測終端建立連接;待測終端,接收到任一第一路由器的指示時,與對應的第二路由器建立連接,當接收到關閉熱點掃描功能的指示時,關閉熱點。本發明實現自動化點名測試,各終端之間的測試信號干擾大大降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設備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批量進行終端測試的方法和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產品的發展,手機的老化實驗對手機的可靠性提供了新的檢測方法。為了增加可靠性許多生產廠商都將老化作為手機制造的一道關鍵工序。目前老化有以下兩種方案:
1)USB hub切換方案
通過特定的USB HUB對手機進行USB連接,在需要通訊時手動將USB HUB切換到要通訊的手機,進行通訊,通訊完成再將手機手動切換到充電器充電模式。
但是此方案成本高,HUB控制功能復雜,設計調試周期長。
2)WIFI熱點通信方案
同時將所有手機開啟手機熱點模式,連接到PC端目標無線路由器,通過目標無線路由器掃描的WIFI熱點對所有手機逐個通訊。
而路由器最多支持255個連接,路由器過多會導致通訊產生較大的干擾,通訊質量下降。
可見現有的測試方案,如果采用有線連接方式,網絡架構復雜且需要人為參與切換,如果采用無線方式,所有手機通過無線方式同時進行測試存在數據間干擾,雖然不需要人為參與但網絡架構不夠簡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批量進行終端測試的方法和裝置及系統,用于解決老化過程中數據上傳以及干擾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批量進行終端測試的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待測終端、至少一個第一路由器、至少一個第二路由器和一個測試控制端,其中:
所述測試控制端,從包含各待測終端身份標識ID的ID列表中,為每個第一路由器選擇對應的待測終端ID;通過各第一路由器將該第一路由器對應的待測終端ID指示給開啟熱點掃描功能的待測終端,以使各待測終端確定自身ID被指示時,作為被點名終端與對應的第二路由器建立連接;通過第二路由器與對應的被點名終端通信,執行測試過程;在任一被點名終端的測試結束后,通過對應的第二路由器指示該被點名終端關閉熱點掃描功能,并將該被點名終端的ID從ID列表中刪除;
至少一個第一路由器,用于將所述測試控制端為該第一路由器選擇的待測終端ID指示給開啟熱點掃描功能的待測終端;
至少一個第二路由器,用于與對應的被點名終端建立連接,執行所述測試控制端與所述對應的被點名終端的通信;
至少一個待測終端,初始時各待測終端開啟熱點掃描功能,根據每個第一路由器的指示,確定該待測終端的ID被指示時,與該待測終端對應的第二路由器建立連接,并通過所述對應的第二路由器與測試控制端通信執行測試過程,接收到來自于所述測試控制的關閉熱點掃描功能的指示時,關閉熱點掃描功能。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批量進行終端測試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從包含各待測終端身份標識ID的ID列表中,為每個第一路由器選擇對應的待測終端ID;
通過各個第一路由器將該第一路由器對應的待測終端ID指示給開啟熱點掃描功能的待測終端,以使各待測終端確定自身ID被指示時,作為被點名終端與對應的第二路由器建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信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信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44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