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43655.1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625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治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2 | 分類號: | H04L12/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2111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統包括由一個主站和N個分站構成的環形網絡,通信方法包括:主站沿環形網絡的第一方向向相鄰的分站下發發送數據幀;每個分站在接收到發送數據幀時,沿環形網絡的第一方向向相鄰的分站傳輸修改后的發送數據幀;N個分站均接收到發送數據幀后同時啟動返回數據幀的傳輸;每個分站在啟動返回數據幀的傳輸后,沿環形網絡的第二方向向相鄰的分站或主站傳輸自身生成的返回數據幀或接收到的其他分站生成的返回數據幀;主站接收N個分站生成的返回數據幀,并進行數據處理,其中,N個分站生成的返回數據幀均不包含地址信息,主站根據每個返回數據幀的返回順序判斷生成該返回數據幀的分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網絡通信拓撲中,主站與分站之間采用并行連接結構,此結構需要人為地給每一分站分配地址,在分站較多的情況下需要的人力資源大且易出錯。雖然現如今出現大量的能夠自動分配地址的串行通信方法,但需要對每個分站特殊設置參數,以此來完成自動分配地址功能,對于分站多的網絡通信拓撲,為每個分站設置特殊參數比較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無需為分站分配地址,能夠大大提高通信的方便性和通信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系統包括一個主站和N個分站,所述主站和每個分站均包括通信口A和通信口B,其中,第一至第N個分站順次排布,第n個分站的通信口A與第n+1個分站的通信口B相連,所述主站的通信口A與第一個分站的通信口B相連,所述主站的通信口B與第N個分站的通信口A相連,以使一個主站與N個分站構成環形網絡,其中,N為大于1的正整數,1≤n≤N-1,所述通信方法包括:所述主站沿所述環形網絡的第一方向向相鄰的分站下發發送數據幀,其中,所述發送數據幀包含延時啟動時間,不包含地址信息;每個分站在接收到所述發送數據幀時,根據分站傳輸消耗時間對所述發送數據幀中的延時啟動時間進行修改,并沿所述環形網絡的第一方向向相鄰的分站傳輸修改后的發送數據幀;在所述N個分站均接收到發送數據幀后,所述N個分站根據各自接收到的發送數據幀中的延時啟動時間,同時啟動返回數據幀的傳輸;每個分站在啟動返回數據幀的傳輸后,沿所述環形網絡的第二方向向相鄰的分站或主站傳輸自身生成的返回數據幀或接收到的其他分站生成的返回數據幀,其中,所述第二方向為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所述主站接收所述N個分站生成的返回數據幀,并進行數據處理,其中,所述N個分站生成的返回數據幀均不包含地址信息,所述主站根據每個返回數據幀的返回順序判斷生成該返回數據幀的分站。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統為由一個主站和N個分站串聯構成的環形網絡,通過沿第一方向下發和傳輸發送數據幀,并根據分站傳輸消耗時間對每個分站的發送數據幀中的延時啟動時間進行修改,以及沿第二方向傳輸返回數據幀,由此,通過設置和修改延時啟動時間,能夠實現所有分站同步回傳自身的返回數據幀,提高數據傳輸速度與數據處理的方便性,并且通過返回數據的順序來識別所屬分站,無需為分站分配地址,使得構建通信系統及修改通信系統如插入分站等靈活高效,從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的方便性和通信效率。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提出的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所述返回數據幀為每個分站根據各自采集的數據生成的,其中,每個分站在接收到發送數據幀后采集所述數據,或預先采集并存儲所述數據。
當發送數據幀由所述主站下發至第一個分站,并沿第一個分站至第N個分站的方向傳輸時,第n個分站接收到的發送數據幀中的延時啟動時間為Tys-(n-1)Txh,其中,Tys為設定的第一個分站的延時啟動時間,Txh為每個分站的傳輸消耗時間。
所述發送數據幀還包含功能碼和傳輸消耗時間。
所述返回數據幀包含功能碼和采集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36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