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農作物秸稈制備抗氧化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41681.0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816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高升;孫明霞;孔軍軍;劉澤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5/34 | 分類號: | C09K15/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韓曉梅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農作物 秸稈 制備 抗氧化劑 方法 | ||
1.一種利用農作物秸稈制備抗氧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⑴原料:取農作物秸稈,使用前切成0.1~4cm草段,去除雜質,清洗干凈;
⑵高溫液態水處理:將經過⑴處理后的草段放入耐壓金屬容器中,加入水與之混合,固液比1:2~1:20,然后均勻加熱,最高溫度在140~200℃之間,在最高溫度下控制保溫時間為1~120min;到達規定時間后,將處理后草段自壓力容器中放出,并將高溫液態水處理后的物料進行固液分離,得到濃水解液用于下面處理步驟;
⑶水解液的沉淀:將濃水解液置于耐酸容器中,調節水解液pH值,使其pH值小于4,最低至接近于零,在室溫至85℃溫度條件下靜止放置,至容器底部出現沉淀物質;
⑷沉淀物質的分離和干燥:經過步驟⑶后,耐酸容器中的水解液分層,上層是上清液,下層是沉淀物質;將上清液自容器中移出,并將沉淀物質留在容器底部,然后對沉淀物質進行噴霧干燥;或將容器底部的沉淀物質進一步離心濃縮處理,將經過濃縮后的物料進行冷凍干燥;
經過噴霧干燥或冷凍干燥得到的物質即為抗氧化劑;
所述步驟⑴中農作物秸稈為玉米秸稈、麥草或稻草;
所述步驟⑴中通過篩選、除塵、洗滌手段去除雜質;
所述步驟⑶中調節水解液pH值時采用硫酸、鹽酸、醋酸、磷酸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農作物秸稈制備抗氧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⑵中水為經軟化后的飲用水,或者為蒸餾水或者為去離子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農作物秸稈制備抗氧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⑵中將處理后草段自壓力容器中放出時采用壓力噴放,或者,先放汽至溫度低于100℃后倒出的方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農作物秸稈制備抗氧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⑵中固液分離時采用擠壓、過濾或離心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科技大學,未經天津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168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