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打印編織一體化成型的復合板的建造方法及復合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39148.0 | 申請日: | 2018-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047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孫曉燕;王海龍;汪群;張治成;陳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8B1/00 | 分類號: | B28B1/00;B29C64/10;B33Y10/00;B33Y70/00;B33Y80/00;E04C2/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編織 復合板 打印 線材 一體化成型 一體化流程 建造 底板 增強結構構件 抗沖擊性能 打印材料 斷裂韌性 范圍設置 高強線材 建筑施工 結構空間 抗裂性能 空間造型 疲勞性能 提升構件 組合設計 定位點 板肋 抗剪 抗拉 抗磨 制備 配制 鋼筋 復合 美化 替代 優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3D打印編織一體化成型的復合板的建造方法及復合板,所述復合板包括底板和板肋,包括:選取基本結構構件,進行結構空間優化;確定線材的編織范圍,并在編織范圍設置編織定位點;確定線材的編織用量;根據編織范圍和編織用量確定編織流程,并與基體打印流程共同組合設計,形成打印編織一體化流程;配制3D打印材料;根據打印編織一體化流程進行3D打印基體和編入線材,得到復合板。本發明提供的建造方法制備的復合板采用高強線材替代鋼筋,減少了建筑施工程序且美化了復合板的空間造型,并有效改善了3D打印基體抗拉、抗剪、抗磨和抗裂性能,大大增強結構構件的斷裂韌性和抗沖擊性能,提升構件的疲勞性能及其耐久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3D打印編織一體化成型的復合板的制備方法及復合板。
背景技術
由于現有打印材料的強度和耐久性一直亟待提升,當前3D打印技術也缺乏基體與傳統增強材料,如鋼筋的組合形式,導致這些打印建筑構件如樓板受限于打印材料性能,多為小空間小跨度的小型民用建筑。要增大結構跨度和抗力,需要在打印樓板中有效引入增強材料。
板外形扁平,寬厚比大,是最常用的建筑構件之一。板的建造需要大量模板、腳手工程,現代結構中大量板材需要預制加工,如果可以采用3D打印技術免模施工,將帶來施工程序上的重大改進。
采用現有3D打印材料3D打印建筑無需模具,增材自制,快速方便;但這些打印材料多為脆性材料,抗拉強度較低,無法滿足樓板構件的抗彎與抗拉需求,需要與一種柔韌高強,幾何可變的材料組合形成強韌的空間網絡,才能保障結構在多種使用工況下的承載能力,變形能力和耐久性能。而傳統的建筑鋼材和復合纖維材料多以筋材形式制造,需要根據設計進行切割,綁扎,定位,形成剛性骨架,施工工序繁雜,難以與現有3D打印技術融合集成。
現階段公開的3D打印建筑施工方法,如公開號為CN106760532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基于3D打印的建筑物施工方法,公開號為CN105756187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3D打印工藝與混凝土結合的建筑工造、施工方法,都是利用3D打印工藝的形塑能力打印外殼,然后采切割鋼筋,綁扎,定位吊裝,最后在3D模板里澆筑普通混凝土將二者進行組裝,這種建造方式僅僅利用3D打印技術節省了模板工程,沒有充分利用3D打印技術形成一體化自動化的智能建造技術,而且這種技術也不適合于厚度較薄的樓板建造。
綜上,如何采用現有的3D打印技術和已有的水泥基膠凝材料,與高強高韌復合材料相結合制造板構件是現階段關鍵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3D打印編織一體化成型的復合板的建造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建造方法制備的復合板采用高強線材替代鋼筋,減少了建筑施工程序且美化了復合板的空間造型,并有效改善了3D打印基體抗拉、抗剪、抗磨和抗裂性能,大大增強結構構件的斷裂韌性和抗沖擊性能,提升構件的疲勞性能及其耐久性。
一種3D打印編織一體化成型的復合板的建造方法,復合板包括底板和板肋,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基本結構構件,空間建模后采用有限元分析,結合應力云圖,設定判別域,進行結構空間優化,得到優化后的復合板結構;
(2)根據優化后的復合板結構的拉應力分布、以及復合板的受力閾值為依據確定線材的編織范圍,并在編織范圍設置編織定位點;根據復合板的承載能力確定線材的編織用量;
(3)根據步驟(2)得到的編織范圍和編織用量確定編織流程,并與基體打印流程共同組合設計,形成打印編織一體化流程;
(4)配制3D打印材料;
(5)根據步驟(3)中的打印編織一體化流程進行3D打印基體和編入線材,得到復合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91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