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上字型擋土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38285.2 | 申請日: | 2018-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7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袁報;姚裕春;來巨峰;朱標;劉建明;孫震;房立鳳;王潤民;莊德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北方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2 | 分類號: | 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設 施工 鋼筋 底板 復合排水板 字型擋土墻 壁板 擋土結構 工程投資 橫向鋼筋 環保要求 控制變形 有效解決 有效控制 反濾層 防護欄 施工墻 卸荷板 墻頂 凸榫 字型 碾壓 變形 美觀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上字型擋土結構包括凸榫、橫向鋼筋預設底板、鋼筋預設立壁板、鋼筋預設卸荷板、復合排水板反濾層、防護欄組成,施工通過8個步驟即可完成,有效解決了施工墻背碾壓困難的問題,且有效控制了墻頂的變形,結構具有施工方便、控制變形效果好、工程投資低等優點,輕型美觀并符合環保要求,具有廣闊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建設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上字型擋土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扶壁式擋土墻是一種鋼筋混凝土薄壁式擋土墻,適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區。適用6~12m高的填方邊坡,可有效地防止填方邊坡的滑動。由于扶壁間距離較小時,不得不采用小型設備碾壓或人工夯實,填筑效率低下,填筑質量難以保證,采用大型碾壓設備對擋墻結構扶壁造成損傷,施工墻背碾壓困難的問題,還存在墻頂易變形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字型擋土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解決了施工墻背碾壓困難的問題,且有效控制了墻頂的變形,結構具有施工方便、控制變形效果好、工程投資低等優點,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上字型擋土墻,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凸榫、橫向鋼筋預設底板、鋼筋預設立壁板、鋼筋預設卸荷板、復合排水板反濾層、防護欄組成,橫向鋼筋預設底板之下設置有凸榫,橫向鋼筋預設底板之上垂直于鋼筋預設底板設置有鋼筋預設立壁板,鋼筋預設立壁板中間位置橫向設置的鋼筋預設卸荷板,鋼筋預設立壁板之上通過預留的螺栓安裝設置有防護欄,鋼筋預設立壁板一側面墻體與填土層之間設置有復合排水板反濾層。
作為優選,所述鋼筋預設立壁板和復合排水板反濾層上均相對位置開設有泄水孔;泄水孔設置位于擋土墻墻頂下0.5m與卸荷板上部0.3m及卸荷板下部0.3m與地面上部0.3m,上下及左右按照2~3m交錯布置。
作為優選,所述泄水孔為若干個。
作為優選,所述復合排水板反濾層為厚0.3m砂卵石和一層0.05m復合排水網鋪設組成,總厚度為0.35m。
作為優選,所述填土層從上至下依次分為填料層A、填料層B和基坑C。
一種上字型擋土墻,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如下:
步驟1:分段開挖基坑C,基坑C底部預留0.2m采用人工清理,擋土墻墻底設置一層C25素混凝土找平,厚0.1m;回填土壓實系數不小于0.93;
步驟2:立模綁扎預設鋼筋,從下至上依次綁扎凸榫部分的鋼筋、橫向鋼筋預設底板、鋼筋預設立壁板、鋼筋預設卸荷板,其中鋼筋預設卸荷板的鋼筋需向上彎,避免機械碾壓干擾,鋼筋預設卸荷板的鋼筋需向上彎與墻背平行;
步驟3:自下往上澆筑混凝土;
步驟4:分層填筑墻后反濾層及填料層B,墻背施工反濾層自下而上填筑,填料亦是自下而上分層填筑,直至高出卸荷板底部0.1m;
步驟5:開挖卸荷板基坑,為了保證卸荷板下填土質量,超填0.1m,考慮卸荷板下墊層0.1m,需要人工挖除找平,基坑開挖深度0.2m;
步驟6:焊接預留接頭鋼筋立模澆注混凝土;
步驟7: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分層填筑墻后填料層A及反濾層;
步驟8:安裝防護欄桿即完成施工。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3中澆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時,方可進行步驟4的施工,填土范圍應在擋土墻底板以上2m,立壁背后2m范圍內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北方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北方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82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