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混合建筑材料及其攪拌設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037891.2 | 申請日: | 2018-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950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3/00 | 分類號: | B28C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材料 攪拌設備 碳酸鈣 建筑安全 坡縷縞石 陶瓷微粉 原料制備 貝殼粉 秸稈粉 石墨烯 石英砂 珍珠粉 重量份 玻璃 | ||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混合建筑材料及其攪拌設備,混合建筑材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碳酸鈣26份~40份;石墨烯6份~26份;陶瓷微粉1份~13份;秸稈粉0份~10份;貝殼粉5份~30份;珍珠粉0份~16份;石英砂玻璃9份~42份;坡縷縞石4份~28份?;旌辖ㄖ牧系膹姸雀?、質量輕,滿足國家標準,建筑安全有保障;攪拌設備的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可以對混合建筑材料進行均勻充分的混合。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混合建筑材料及其攪拌設備。
背景技術
建筑材料種類繁多,大致分為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和復合材料。無機材料包括金屬材料 (黑色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 (如天然石材、燒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鹽制品等)。有機材料包括植物質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涂料、粘膠劑)和瀝青材料。復合材料包括瀝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無機非金屬材料與有機材料復合而成。
混合建筑材料的使用巨大,在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現(xiàn)有的混合建筑材料一般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到的水泥混合材料,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混合建筑材料需要達到一系列的國家標準,目前采用的標準為《GB_T50107-2010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只有所使用的混合建筑材料的強度、硬度等一系列的指標達到標準,才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安全保障。因此為了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的要求,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混合建筑材料作進一步的優(yōu)化,以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混合建筑材料及其攪拌設備,材料的強度高、質量輕,設備攪拌均勻充分。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合建筑材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碳酸鈣26份~40份;石墨烯6份~26份;陶瓷微粉1份~13份;秸稈粉0份~10份;貝殼粉5份~30份;珍珠粉0份~16份;石英砂玻璃9份~42份;坡縷縞石4份~28份。
進一步具體地說,上述技術方案中,混合建筑材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碳酸鈣28份~38份;石墨烯8份~20份;陶瓷微粉3份~11份;秸稈粉3份~8份;貝殼粉8份~25份;珍珠粉1份~12份;石英砂玻璃15份~30份;坡縷縞石7份~24份。
進一步具體地說,上述技術方案中,混合建筑材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碳酸鈣30份~35份;石墨烯10份~15份;陶瓷微粉5份~10份;秸稈粉1份~5份;貝殼粉10份~20份;珍珠粉2份~8份;石英砂玻璃20份~25份;坡縷縞石10份~16份。
進一步具體地說,上述技術方案中,混合建筑材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碳酸鈣32份~34份;石墨烯12份~14份;陶瓷微粉6份~8份;秸稈粉2份~4份;貝殼粉13份~18份;珍珠粉4份~7份;石英砂玻璃22份~24份;坡縷縞石13份~15份。
進一步具體地說,上述技術方案中,混合建筑材料通過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碳酸鈣33份;石墨烯13份;陶瓷微粉7份;秸稈粉3份;貝殼粉15份;珍珠粉5份;石英砂玻璃23份;坡縷縞石14份。
用于攪拌混合建筑材料的攪拌設備,具有臥式攪拌外筒、左攪拌減速電機和右攪拌減速電機,所述的臥式攪拌外筒的左右兩端分別可拆卸安裝有左側端蓋和右側端蓋,臥式攪拌外筒的中部設置有臥式攪拌內筒,所述的臥式攪拌內筒的左端安裝在所述的左攪拌減速電機的動力輸出軸上,臥式攪拌內筒的右端安裝在所述的右攪拌減速電機的動力輸出軸上,臥式攪拌內筒由一體成型的左內筒和右內筒構成,所述的左內筒的中軸線與右內筒的中軸線平行相錯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湖州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78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道路橋梁用原材料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建筑水泥攪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