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甲基毒死蜱的殺蟲組合物及其制劑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36695.3 | 申請日: | 2016-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427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軍;李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農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57/16 | 分類號: | A01N57/16;A01N43/4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圣理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頓海舟;李唐明 |
| 地址: | 226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甲基毒死蜱 殺蟲組合物 呋喃酮 優選 菜豆 豇豆 西蘭花 質量比 茶樹 甘藍 可用 馬鈴薯 番茄 害蟲 柑橘 黃瓜 大豆 辣椒 蘋果 棉花 水稻 小麥 玉米 防治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甲基毒死蜱的殺蟲組合物,其包含甲基毒死蜱和氟吡呋喃酮;其中甲基毒死蜱和氟吡呋喃酮的質量比為1:50~50:1,優選為1:10~10:1,最優選為1:4~4:1。本發明的含甲基毒死蜱的殺蟲組合物可用于防治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番茄、黃瓜、甘藍、西蘭花、辣椒、馬鈴薯、豇豆、菜豆、柑橘、桃、蘋果、梨或茶樹上的害蟲。
本申請為中國申請日2016年07月05日,申請號為201610524622.3,名稱為“含甲基毒死蜱的殺蟲組合物及其制劑和應用”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領域,涉及殺蟲活性化合物的組合物,尤其涉及包含甲基毒死蜱的殺蟲組合物。
背景技術
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是一種廣譜的有機磷殺蟲劑,通過觸殺、胃毒和熏蒸均有效,無內吸性,用于防治貯藏谷物中的害蟲和各種葉類作物上的害蟲,也可用來防治蚊成蟲、蠅類、水生幼蟲和衛生害蟲。但甲基毒死蜱在土壤中無持效性,多種害蟲對其已產生了抗藥性,且其價格昂貴。
新煙堿類殺蟲劑包括噻蟲嗪、呋蟲胺、啶蟲脒、噻蟲啉、噻蟲胺等,殺蟲效果好,速效性快,但逐年使用,抗性發展很快。
近年來,蚜蟲、飛虱、粉虱、木虱、介殼蟲等同翅目害蟲,以及薊馬等纓翅目害蟲、葉蟬、甲蟲等危害猖獗,且越來越嚴重,已成為水稻、蔬菜、果樹以及保護地種植結構中的重點防治對象。該類害蟲由于其繁殖快,繁殖量大,世代重疊明顯等特點,對藥劑的抗性產生很快,從而加大了防治難度。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蟲劑復配是延緩和治理抗性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不同機理殺蟲劑復配除了有效延緩和治理害蟲抗性之外,還能有效降低用藥量和用藥成本,減少環境污染。
針對農業上易產生抗性的害蟲,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是開發與現有農藥品種無交互抗性的新活性成分或將已有農藥品種進行復配。前者所需的開發成分高、周期長,而且開發速度遠遠比不上害蟲抗藥性產生的速度。因此,將不同作用機理的已開發農藥進行復配是一種最佳選擇。
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農藥的復配效果都是加和效應,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復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顯、共毒系數很高的復配就更少了。合理的復配農藥之間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既提高了其防治效果,還減少了農藥使用量,降低用藥成本,對環境更安全。
CN102017994A公開了一種含烯啶蟲胺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及其用途,該殺蟲組合物以烯啶蟲胺與甲基毒死蜱為有效成分,其中,烯啶蟲胺和甲基毒死蜱的重量比為0.1~80∶0.5~80。烯啶蟲胺為新煙堿類殺蟲劑,主要作用于昆蟲神經,對害蟲突觸受體具有神經阻斷作用。
本發明人經過大量研究發現,甲基毒死蜱和除烯啶蟲胺外的某種新煙堿類殺蟲劑復配,不僅增效作用十分明顯,而且明顯提高了農藥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對作物安全,無藥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分簡單,增效顯著,殺蟲效果好,用藥成本低,不易產生抗藥性的含甲基毒死蜱的殺蟲組合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含甲基毒死蜱的殺蟲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甲基毒死蜱和新煙堿類殺蟲劑;
所述的新煙堿類殺蟲劑選自噻蟲嗪、呋蟲胺、啶蟲脒、噻蟲啉、噻蟲胺、氯噻啉、哌蟲啶、環氧蟲啶或氟吡呋喃酮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甲基毒死蜱和新煙堿類殺蟲劑的質量比為1∶50~50∶1。
優選的,甲基毒死蜱和新煙堿類殺蟲劑的質量比為1∶10~10∶1。
最優選的,甲基毒死蜱和新煙堿類殺蟲劑的質量比為1∶4~4∶1。
本發明的殺蟲組合物還包含農用助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農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農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669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