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離岸浮式海藻修復裝置及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811036557.5 | 申請日: | 2018-09-06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222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發明(設計)人: | 吳常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常文 |
主分類號: | A01G33/00 | 分類號: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衛翠婷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岸 海藻 修復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離岸浮式海藻修復裝置及方法,包括浮力裝置,浮力裝置下方通過掛繩與沉底球連接,浮力裝置下端通過固定繩與連接桿中部連接,連接桿表面兩側安裝有自動收放裝置,自動收放裝置內設有收放繩,收放繩連接藻礁支撐體。設置的沉底球,使本裝置能夠懸浮在海面,同時沉底球的設置增加了裝置在海面的穩定性,減少了海浪對裝置沖擊帶來的晃動,通過岸邊控制臺能夠智能控制自動收放裝置來調整收放繩的長度,從而調整海藻的養殖深度,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靈活,適合大規模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離岸浮式海藻修復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海藻是海島沿岸水域生態系統的主體,但是,淺海尤其是海岸帶水域是一個脆弱的生態系統;隨著海洋工程的開展及其開發利用,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導致海藻場退化,在過去的10年至少有20%以上的馬尾藻場消失。特別是海岸帶的商業開發,富營養化降低了近岸水域的透明度,影響海藻的生長,大量的海藻生境被逐漸劣汰;過度采集海藻不但使海藻資源驟減,也破壞了海洋生物的種群結構;而氣候變化,酸雨等極端天氣的增多,海水pH的變化對于海藻的影響尤其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離岸浮式海藻修復裝置及方法,具備懸浮養殖、自動充放氣、自動調整養殖深度、具有重要的生態重建與生態修復功能,且海藻育苗生長速度快、不易粘附泥,適合大規模推廣。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為:一種離岸浮式海藻修復裝置,包括浮力裝置,浮力裝置下方通過掛繩與沉底球連接,浮力裝置下端通過固定繩與連接桿中部連接,連接桿表面兩側安裝有自動收放裝置,自動收放裝置內設有收放繩,收放繩連接藻礁支撐體。設置浮力裝置下方通過掛繩與沉底球連接,使本裝置能夠懸浮在海面,同時沉底球的設置增加了裝置在海面的穩定性,減少了海浪對裝置沖擊帶來的晃動,收放繩連接藻礁支撐體,當水流流動較快時,連接桿能夠帶動收放繩下方的藻礁支撐體旋轉,使藻礁支撐體表面不易粘附泥,從而保持海藻育苗表面清潔,且由于藻礁支撐體和藻體的轉動,使得海面呈旋轉微流動狀態,利于藻體吸收營養鹽、降低水中的富營養物質,促進海藻育苗快速生長,同時,通過岸邊控制臺能夠智能控制自動收放裝置來調整收放繩的長度,從而調整海藻的養殖深度,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靈活,適合大規模推廣。
作為優選,浮力裝置,包括外氣囊,外氣囊內設有內氣囊,外氣囊下側方設有充氣孔,充氣孔下端與拉繩充氣裝置配合安裝,內氣囊內設有避浪保護裝置,避浪保護裝置內設有活塞桿,活塞桿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活塞體與下活塞體,下活塞體下端設有延伸桿,延伸桿表面連接有壓縮彈簧,避浪保護裝置上側面設有入氣孔,入氣孔置于外氣囊中,且在內氣囊的上方,入氣孔上方設有排氣孔于避浪保護裝置上,排氣孔位于外氣囊外。在外氣囊下側方設置充氣孔,充氣孔下端與拉繩充氣裝置配合安裝,使拉繩充氣裝置能夠自動為外氣囊充氣,內氣囊內設有避浪保護裝置,避浪保護裝置內設有活塞桿,活塞桿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活塞體與下活塞體,下活塞體下端設有延伸桿,通過延伸桿表面連接的壓縮彈簧,在裝置自身重力作用下,上活塞體置于入氣孔與排氣孔之間,此時氣囊處于封閉狀態,當海面上海浪波動較大時,海浪使藻礁支撐體無法再自身重力下下沉,使得在壓縮彈簧的自身作用下,上活塞體復位至排氣孔上方,使外氣囊放氣,從而使裝置在風浪較大時下沉,保護裝置內的海藻育苗不被海浪侵襲,從而減少海浪對海藻育苗的傷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常文,未經吳常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655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