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微網信息流的數據分析故障診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36398.9 | 申請日: | 2018-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666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鐵巖;左浩;滕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劉曉嵐 |
| 地址: | 110870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信息 數據 分析 故障診斷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微網信息流的數據分析故障診斷方法,流程包括:采集微網內的光伏電站,風電場,熱電廠,電池儲能,電儲熱裝置的數據;計算對應的影響因子;計算微網換流站無功功率消耗;計算風電場與換流站間無功功率;對微網線路進行故障判斷,包括短路判斷和微網內過電壓故障判斷;本發明根據當前微網內光伏電站,風電場,熱電廠,電池儲能,電儲熱裝置的運行狀態,進行相應的數據檢測后,根據微網內數據的大小進行相應計算,根據計算結果能夠準確判斷微網的運行狀態,判斷微網內是否出現短路,過電壓等故障現象,能夠及時作出反應應對故障現象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微網信息流的數據分析故障診斷方法。
背景技術
微電網由分布電源、儲能裝置、控制轉換裝置和負荷等組成。由于微電網在孤島運行時對電能質量要求較高,為保證微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必須對微網內的運行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判斷微網的運行情況,微網中主要出現的異常異常情況有微網中電子元件產生的諧波干擾及配網的諧波傳遞干擾;微網中非線性負荷產生諧波;微網的運行和控制方式不符合要求;微網中電源啟停及電源出力不均勻;配網各種暫態變化及其他擾動(如雷電侵入);微網中存在多個并網逆變器,各自參數不同,使得輸出電壓差異形成環流;微網的儲能設備配置。而微網電能質量的檢測、分析和控制相對傳統大電網更加復雜和困難。為了更好地改善微網的電能質量,讓微網更加安全穩定運行,進行如下發明。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微網信息流的數據分析故障診斷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流程:
步驟1、采集微網內的光伏電站,風電場,熱電廠,電池儲能,電儲熱裝置的數據,包括:光伏電站當前工作輸出電壓U1,以及當前輸出電流I1;風電場當前工作時的電壓輸出U2,以及當前輸出電流I2;熱電廠當前工作的輸出電壓U3,以輸出電流I3;電池儲能裝置當前工作的額定電壓輸出U4,以及輸出電流I4;電儲熱裝置當前輸入電壓U5,以及當前輸入電流I5;
步驟2、計算影響因子、風電機組發出無功功率和微網換流站無功功率消耗,包括步驟2.1~步驟2.3,步驟2.1~步驟2.3不分先后順序:
步驟2.1、對微網內的光伏電站,風電場,熱電廠,電池儲能,電儲熱裝置額定電壓,電流進行如下方法計算,得到對應的影響因子cn,n=1…5:
步驟2.2、計算風電機組發出無功功率Qr,公式如下:
Qr=Qxrσ+s(Qe+Qxsσ+Qs) (6)
其中,Qs為定子無功功率,Qxsσ為定子漏感消耗的無功功率,Qxrσ為轉子漏感消耗的無功功率,Qe為氣隙勵磁功率,s為轉差率;
步驟2.3、計算微網換流站無功功率消耗Qdc,公式如下:
式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工業大學,未經沈陽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639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