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1300MPa級稀土逆轉變Q&P鋼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34954.9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784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景財年;邢兆賀;候玉棟;丁嘯云;呂明樺;涂英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4 | 分類號: | C22C38/04;C22C38/02;C22C38/06;C22C38/12;C21C7/06;C21C7/064;C21D8/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1300 mpa 稀土 逆轉 鋼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1300MPa級稀土逆轉變QP鋼制備方法。其化學成分按質量百分比為:C:0.12?0.18%,Mn:2.0?3.0%,Si:0.8?1.2%,Al:0.6?1.0%,V:0.05?0.08%,B:0.001?0.003%,P0.02%,S0.01%,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按照本發明成分設計,并加入一定量混合稀土鐵合金,冶煉并制得鑄坯。將逆轉變工藝與QP工藝結合,增加奧氏體穩定性。較低Si含量,保證表面質量及熱軋性能,并通過Al、B改善淬透性,添加一定量V引入彌散第二相,V與Si搭配增強鐵素體加工硬化能力。通過添加適宜含量稀土,起到變質作用,細化晶粒,提高鋼板綜合力學性能。本發明生產的鋼板,顯微組織為馬氏體、鐵素體、殘余奧氏體及彌散分布的第二相。抗拉強度大于1300MPa,斷后延伸率大于15%,具有良好的強度與塑性搭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1300MPa級稀土逆轉變QP鋼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但也面臨著節能、減排、安全等一系列難題。第三代先進高強鋼的應用可有效提高汽車輕量化水平。傳統淬火-配分(quenching andpartitioning-QP)工藝是將鋼板完全奧氏體化后淬火至Ms和Mf溫度之間,進行碳元素配分,從而提高殘余奧氏體穩定性,最后淬火至室溫。QP鋼顯微組織為馬氏體、殘余奧氏體。根據多相、亞穩、多尺度的高強鋼設計原則,顯微組織為鐵素體、馬氏體、殘余奧氏體、及彌散析出的第二相的搭配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難點在于通過成分選擇、工藝參數制定對組織進行控制。
通過調節C元素含量可以對殘余奧氏體進行調控。提高C元素含量有利于增加殘余奧氏體的穩定性,但C含量過高會降低鋼板的焊接性能。Si元素有利于提高鋼的淬透性,但影響表面質量,降低熱軋性能。選用低碳鋼,利用多種元素合金化,利用Mn元素配分,也可增加奧氏體的穩定性。奧氏體逆轉變是指將鋼奧氏體化后,淬火至室溫,得到板條狀馬氏體的前驅體,重新加熱至兩相區保溫,奧氏體重新在馬氏體板條間形核、長大,并富集C、Mn等合金元素。不同合金元素的綜合配分工藝有利于提高鋼板的綜合力學性能。
稀土添加劑具有凈化、變質作用,可以細化晶粒。現有技術中,QP鋼成分選擇大多未添加稀土,且由傳統淬火配分工藝生產。通過添加一定量稀土,可以進一步改善鋼的綜合力學性能。但是較多含量稀土的添加會大幅提高成本。
發明內容
為了進一步提高鋼板的綜合力學性能,改善鋼板焊接性能及表面質量,本發明通過對鋼合理的成分設計,添加較低含量稀土,采用多種元素合金化,將奧氏體逆轉變工藝與淬火配分工藝結合,在逆轉變后兩相區保溫,結合一步法淬火-配分(QP)工藝調控逆轉變奧氏體的C、Mn濃度,提高奧氏體的穩定性。得到鋼的顯微組織為50-60%馬氏體、30-40%鐵素體和8-12%殘余奧氏體,并存在彌散分布的納米第二相粒子。
稀土添加劑作為鋼液的強脫氧劑和脫硫劑,起到凈化作用;稀土與鋼液中的氧、硫反應生成氧化物、硫化物,并部分存留于鋼液中。由于鋼液中這些夾雜物的熔點較高,可作為鋼液凝固時的非勻質成核中心,起到變質作用,從而細化晶粒。
本發明汽車板,其成分按質量百分比為:C:0.12-0.18%,Mn:2.0-3.0%,Si:0.8-1.2%,Al:0.6-1.0%,V:0.05-0.08%,B:0.001-0.003%,P0.02%,S0.01%,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本發明一種1300MPa級稀土逆轉變QP鋼制備方法,成分設計中各元素的選擇依據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建筑大學,未經山東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495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封裝件及其制法
- 下一篇:一種小型熱電廠流體壓差利用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