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檢測輸出端電壓駐波比的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34717.2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57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鐵羊;宋芳芳;恩云飛;黃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賽寶實驗室)) |
| 主分類號: | H04B17/00 | 分類號: | H04B17/00;G01R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11323 | 代理人: | 付建軍 |
| 地址: | 51061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被測件 輸出端電壓 駐波比 測試信號 反射信號 矢量網絡分析儀 檢測 激勵信號 輸出端 駐波比檢測 輸入端 反射 配置 | ||
1.一種用于檢測輸出端電壓駐波比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矢量網絡分析儀,配置為:向被測件的輸入端提供激勵信號以使所述被測件處于工作狀態;向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提供測試信號以使所述測試信號經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反射后產生反射信號;以及接收所述反射信號和所述測試信號以根據所述反射信號和所述測試信號獲得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電壓駐波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信號的頻率與所述激勵信號的頻率之間具有預定頻偏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其中,所述系統還包括:
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的第一端口連接至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所述連接組件的第二端口連接至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的第三端口;
第一衰減器,所述第一衰減器的第一端口連接至所述連接組件的第三端口;
第二衰減器,所述第二衰減器的第一端口連接至所述連接組件的第四端口,所述第二衰減器的第二端口連接至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的第三端口的參考接收機;
功分器,所述功分器的第一端口連接至所述第一衰減器的第二端口,所述功分器的第二端口連接至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的第二端口,所述功分器的第三端口連接至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的第三端口的測量接收機;
負載,所述負載連接至所述連接組件的第五端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
雙定向耦合器,所述雙定向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分別連接至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所述第一衰減器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衰減器的第一端口;
環形器,所述環形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分別連接至所述雙定向耦合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的第三端口和負載。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
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分別連接至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二衰減器的第一端口;
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三端口、第二端口分別連接至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負載;
第三耦合器,所述第三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一端口分別連接至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衰減器的第一端口、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
6.一種用于檢測輸出端電壓駐波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過矢量網絡分析儀向被測件的輸入端提供激勵信號以使所述被測件處于工作狀態;
通過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向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提供測試信號以使所述測試信號經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反射后產生反射信號;
通過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接收所述測試信號和所述反射信號;
根據所述測試信號和所述反射信號獲得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電壓駐波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信號的頻率與所述激勵信號的頻率之間具有預定頻偏量。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將所述激勵信號和所述測試信號設置為同步掃頻。
9.根據權利要求6-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狀態包括第一信號工作狀態和第二信號工作狀態;所述方法還包括:
利用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確定所述被測件在所述第一信號工作狀態和/或所述第二信號工作狀態下所述激勵信號的輸入功率值。
10.根據權利要求6-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以所述被測件的輸出端為校準面,校準所述矢量網絡分析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賽寶實驗室)),未經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賽寶實驗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471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