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立柱自動化加工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34263.9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27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邵月華;李鵬;陳寧;梁長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C45/17;B29C65/02;B29C69/00;B23K26/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化加工系統 滑臺機構 汽車立柱 臺機構 布滑 轉運 機器人 傳送 線性機械手 自動化作業 程序控制 工裝機構 焊接機構 激光切割 加工步驟 設備集成 物件流轉 硬件機構 自動完成 流水化 皮帶線 注塑機 包邊 自動化 申請 生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立柱自動化加工系統及方法,包括:送布滑臺機構、注塑機以及剪膠工裝機構、傳送滑臺機構、激光切割機構、包邊焊接機構、皮帶線機構、線性機械手機構、轉運機器人,本申請將各個加工工藝的設備集成在一起,通過送布滑臺機構、傳送滑臺機構以及轉運機器人在各個工序間進行物件流轉,從而,為完整的流水化、自動化作業提供了硬件機構,通過程序控制,多個設備可按照指定的程序性,自動化地執行各個加工步驟,從而,自動完成產品的生產,效率較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立柱內飾件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立柱自動化加工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內飾涉及許多部件或者工件,它們主要是由工程塑膠件加面層貼布形成的,例如汽車立柱,A柱、B柱、C柱等。目前,汽車立柱內飾件加工過程中,多個加工工序各自獨立,無法形成完整的自動化生產線,從而使得效率較低,對汽車立柱的加工和使用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汽車立柱自動化加工系統及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立柱自動化加工系統,包括:送布滑臺機構、注塑機以及剪膠工裝機構、傳送滑臺機構、激光切割機構、包邊焊接機構、皮帶線機構、線性機械手機構、轉運機器人,所述送布滑臺機構用于面料的輸送;所述傳送滑臺機構用于將產品送入激光切割機構,進行切割;所述注塑機用于產品的注塑;所述剪膠工裝機構用于將注塑后的產品,剪除膠口;所述線性機械手機構用于將面料在送布滑臺機構和注塑機之間傳送,還用于將產品在注塑機和剪膠工裝機構、傳送滑臺機構之間傳送;所述激光切割機構用于對多余面料進行激光切割;所述包邊焊接機構用于對產品進行包邊和焊接;所述轉運機器人用于將產品在激光切割機構、包邊焊接機構以及皮帶線機構之間進行傳送;所述皮帶線機構用于輸送加工完成的產品。
相應地,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汽車立柱自動化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操作員將布料放入送布滑臺機構上;(2)送布滑臺機構將布料送到注塑機的線性機械手機構抓取布料的位置;(3)線性機械手機構抓取布料放入注塑機的模具中;(4)注塑機注塑產品;(5)線性機械手機構將產品從注塑機模具中取出,移動至剪膠位置;(6)剪膠工裝機構進行剪膠;(7)線性機械手機構將產品放到傳送滑臺機構上;(8)傳送滑臺機構將產品移動至激光房內進行激光切割;(9)激光切割后,轉運機器人將產品放到翻轉工裝上;(10)轉運機器人從反面取產品,轉運機器人將產品從翻轉工裝上反面取產品后放到激光切割機構;(11)焊接機器人與推布機器人聯合動作對產品需要焊接布料的部位進行焊接;(12)焊接完畢后轉運機器人取出產品放到皮帶線機構上;(13)皮帶線機構將成品產品送到工人工位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申請將各個加工工藝的設備集成在一起,通過送布滑臺機構、傳送滑臺機構以及轉運機器人在各個工序間進行物件流轉,從而,為完整的流水化、自動化作業提供了硬件機構,通過程序控制,多個設備可按照指定的程序性,自動化地執行各個加工步驟,從而,自動完成產品的生產,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1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2送布滑臺機構的結構第一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2送布滑臺機構的結構第二示意圖;
圖4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2送布滑臺機構的結構第三示意圖;
圖5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3線性機械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3線性工裝的結構第一示意圖;
圖7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3線性工裝的結構第二示意圖;
圖8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4激光切割機構的結構第一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經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426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