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類取代的萘酰亞胺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034145.8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806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曉蓮;薄靈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01/04 | 分類號: | C07D401/04;C09B57/08;C09K11/06;C09K19/34;G02F1/137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類 取代 亞胺 衍生物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類取代的萘酰亞胺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具有通式D結構,其中R1選自正丁基、苯基、對甲苯基和對乙苯基中的一種,R2選自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中的一種。本發(fā)明設計制備的熒光二向色性染料不僅可以穩(wěn)定向列相,而且可以增加向列相到各向同性的轉變溫度(TNI),并增加液晶相的溫度范圍。設計合成了一系列1,8?萘酐類熒光二向色性液晶染料,結構新穎,原料易得,環(huán)保綠色;所述染料最大吸收波長在404nm,最大發(fā)射波長為509nm,呈現藍色熒光,熒光量子產率最高可達0.81,最大吸收有序參數為0.69最大熒光有序參數為0.68。具有在賓主型液晶顯示器中的實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類取代的萘酰亞胺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顯示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人類信息的獲取方式有很多種,但超過70%的信息都是通過視覺途徑得到的,因此信息顯示技術就充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眾多顯示模式中,“賓-主”液晶顯示(GH-LCD)是光源利用率最高的顯示模式,因為它在工作時只需要一片甚至不需要偏光片,這相比于其他必須用兩片偏光片的顯示模式來說,其大大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GH-LCD還具有寬視角,色彩鮮艷,亮度高,能適用于特殊環(huán)境等特點。
GH-LCD顯示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賓體二向色性染料的研究,這類染料需要滿足有足夠高的二向色比;在主體液晶中有良好的溶解度,且不干擾主體液晶的性質;但是由于熒光染料的結構限制,真正滿足實際要求的熒光二向色性染料不多,而大多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確定的母體進行改造,但是對于萘酐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上個世紀末而未有進展。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少性能良好的熒光二向色性染料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呈現黃綠色熒光、具有高熒光量子產率、在液晶E7中表現出較好的二向色比以及有序參數、有較寬溫度范圍的液晶、有高的雙折射值、易溶于主體液晶E7中、能降低液晶E7的響應時間、適用于液晶顯示產品的熒光二向色性液晶染料。
一類取代的萘酰亞胺衍生物,具有以下的化學分子結構通式:
其中,R1選自正丁基、苯基、對甲苯基和對乙苯基中的一種,R2選自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中的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R1優(yōu)選自正丁基、苯基和對甲苯基中的一種,R2選自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中的一種。
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熒光二向色性液晶染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
以4-溴-1,8-萘酐為原料,先與對應的烷基胺或苯基胺反應,生成4-溴-1,8 萘酰亞胺,再和哌嗪或對羥基哌啶反應,生成4-哌嗪-1,8萘酰亞胺或4-對羥基哌啶-1,8萘酰亞胺,再分別與對應的烷基雙環(huán)己烷甲酸反應,生成所述的熒光二色性液晶染料。
所述的烷基胺和苯基胺選自正丁胺、苯胺、甲苯胺和乙苯胺中的一種。所述的烷基雙環(huán)己烷甲酸選自乙基雙環(huán)己基甲酸、正丙基雙環(huán)己基甲酸、正丁基雙環(huán)己基甲酸、正戊基雙環(huán)己基甲酸和正己基雙環(huán)己基甲酸中的一種。
具體的合成線路如下:
進一步地,4-溴-1,8-萘酐溶解在乙醇或乙二醇單甲醚溶液中,再加入等物質量的正丁胺或苯基胺,回流反應至反應完全,抽濾得4-溴-1,8-萘酰亞胺(化合物2)。
進一步地,化合物2與過量對羥基哌啶在乙二醇單甲醚溶劑中回流反應至反應完全,抽濾,洗滌,干燥得4-對羥基哌啶基-1,8-萘酰亞胺(化合物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41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