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篩選大菱鲆飼料保護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33791.2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056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谷珉;柳文爽;白楠;賈倩;潘世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K50/80 | 分類號: | A23K50/80;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識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75 | 代理人: | 曾慶國 |
| 地址: | 264209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篩選 大菱鲆 飼料 保護 方法 | ||
本發明的提供一種篩選大菱鲆飼料保護劑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篩選對大菱鲆腸道健康有效的保護劑,以及其添加量。本發明可以用于魚類腸炎保護劑的篩選,通過對組織、細胞、分子三個不同水平的考察,結合魚類的腸道生理特點、腸道組織特點,保證了評價方法的系統性、全面性,所獲得的結果能夠為提高魚類腸道健康、減少疾病發生的利用提供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飼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篩選大菱鲆的飼料保護劑的方法。
背景技術
魚類為人類提供了優質的蛋白源,對改善膳食營養結構、保障人類健康非常重要。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識日益增強,魚產品需求量和消費量劇增。但魚類養殖在蓬勃發展的同時,養殖水體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不斷凸顯,造成魚類疾病頻繁暴發。究其原因在于魚類生活在水中,為低等脊椎動物,消化能力和抗病力弱。其中腸道健康是魚類健康養殖的關鍵,腸道是魚類與外界環境接觸面積最大的器官,因此是魚類感染疾病的主要途徑之一。魚類腸道不僅是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同時還具有免疫、內分泌以及新陳代謝的功能。腸道是魚類最大的免疫器官,魚類腸道健康對于魚體的整體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腸道健康下降,不僅導致機體健康下降,還降低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率,大量未消化營養物質排入水體,引起水環境污染,水質變差,進而降低魚體健康水平,形成疾病頻繁暴發。
在陸生動物的研究表明,包括甘露寡糖、葡聚糖等在內的益生元以及包括谷氨酰胺、精氨酸等在內的氨基酸等腸道保護劑能夠提高動物腸道健康水平及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提高動物的免疫力以及抗病力。由于魚類與高等陸生動物腸道結構、腸道生理功能的不同,在陸生動物中證明有效的飼料保護劑未必會對魚類產生保護效果。因此需要通過建立篩選魚類飼料腸道保護劑的方法,篩選魚類專用飼料腸道保護劑,確定保護劑的使用劑量,從而減少魚類疾病的發生,維持魚類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篩選大菱鲆飼料保護劑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篩選對大菱鲆腸道健康有效的保護劑,以及其添加量。
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篩選大菱鲆的飼料保護劑的標準,所述的標準是在大菱鲆飼料中添加保護劑后,腸道的指標變化包含如下一項或幾項:
1)大菱鲆腸體比的提高范圍5.5±1.5%,腸道絨毛高度提高范圍為8.5±4.5%,腸道吸收空泡高度提高范圍為5.5±1.5%;
2)大菱鲆腸道黏膜麥芽糖酶活力提高范圍為32±6%、堿性磷酸酶活力提高范圍為24±7%,亮氨酸氨基肽酶活力的提高范圍為31±5%;
3)大菱鲆腸道溶菌酶活力提高范圍為38.5±21.5%,酸性磷酸酶活力提高范圍為35±8%;
4)大菱鲆腸道中丙二醛水平降低范圍為30±12%,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提高范圍為25±5%,過氧化物酶活力提高范圍為37±16%,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力提高范圍為33±14%;
5)大菱鲆腸道中白細胞介素1β(IL-1β)基因表達量水平降低范圍為33%-46%,白細胞介素(IL-8)基因表達量水平降低范圍為58±15%,腫瘤壞死因子(TNF-α)基因表達量水平降低范圍為63±24%。
本發明再一個方面提供篩選適用于大菱鲆的飼料保護劑、保護劑的使用量的方法,是通過比較上述的標準來確定飼料保護劑是否有利于大菱鲆腸道健康;
所述的方法,其一種篩選適用于大菱鲆的飼料保護劑,具體步驟如下:
將需要篩選的保護劑添加到飼料中投喂給養殖魚類,其中海水的溶氧在7.8-8.2mg/L,pH 7.5-8.0,鹽度28-30,溫度14-16℃。每天投喂2次,分別在07:00、19:00,飽食投喂;養殖周期8周;飼養試驗結束后,對指標進行檢測,判斷該保護劑是否有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37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