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3D打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25213.4 | 申請日: | 2018-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200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倪志銘;呂冠儀;陳俊瑞;黃澄富;李安修;林財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4/124 | 分類號: | B29C64/124;B29C64/393;B33Y4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祁建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深坑***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印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一種3D打印方法。光固化3D打印機依序選擇多層的打印數據的其中一層,使成型面與成型槽的底部距離預設層厚,依據所選擇的一層打印數據朝成型面進行照射以打印一層切層實體模型,使成型面脫離成型槽中的光固化材料,旋轉成型槽以使成型槽旋轉前后的角度差落入預設角度區間之中,并重復前述步驟直到完成3D實體模型的打印。本發明可有效提升成型槽壽命并改善3D實體模型的橫紋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打印方法,特別涉及一種3D打印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光固化3D打印機可經由施加光照來使光固化材料固化為3D實體模型。具體而言,光固化3D打印機包括成型平臺、成型槽及光源模塊。成型槽用來裝載流體的光固化材料,其底部為透光材質(如透光亞克力),并鋪設有透光的離型膜片(如硅膠或鐵氟龍)。前述離型膜片的表面比成型平臺的臺面更為平滑,而可使固化后的光固化材料(即3D實體模型)附著于成型平臺,不會因沾黏成型槽導致打印失敗。
然而,隨著打印次數增加,成型槽底部或離型膜片可能劣化,如隨照光次數增加可能發生變質現象(如白化)而降低透光率,或者隨拔離3D實體模型的次數增加可能發生剝離現象。并且,于3D打印過程中,位于劣化位置的光固化材料可能發生不完全固化或是沾黏成型槽的狀況,而造成打印失敗。
更進一步地,一般而言,于3D打印過程中,并不會均勻地對成型槽的所有位置進行打印(即僅會對部分位置進行照光與拔離3D實體模型),這使得底部與離型膜片上僅有部分區域會發生劣化。
并且,當成型槽的任一區域發生劣化時即表示成型槽壽命終了,使用者必須更換新的成型槽(或重新鋪設離型膜片)以避免打印失敗,這大幅增加了維護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3D打印方法,可延緩劣化發生。
于一實施例中,一種3D打印方法,用于一光固化3D打印機,其特征在于,該光固化3D打印機包括一光源模塊、一成型平臺、一旋轉模塊及一成型槽,該3D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依序選擇多層的打印數據的其中一層;
b)使該成型平臺的一成型面與該成型槽的底部距離一預設層厚;
c)依據所選擇的該層打印數據控制該光源模塊朝該成型面進行照射以打印一層切層實體模型;
d)使該成型面脫離該成型槽中的該光固化材料;
e)經由該旋轉模塊旋轉該成型槽,其中該成型槽旋轉前與旋轉后的角度差為一位移角度,該位移角度落入0度至60度、120度至240度及300度至360度的三個角度區間的其中之一;及
f)重復執行該步驟a)至該步驟e)直到所有該切層實體模型打印完成并堆疊為一3D實體模型。
于一實施例中,該步驟e)是于一偏移條件滿足時經由該旋轉模塊旋轉該成型槽。
于一實施例中,該偏移條件為當前選擇的該層打印數據的一層數值符合一預設值或該預設值的倍數。
于一實施例中,該位移角度落入120度至240度的該角度區間,該預設值為1或2。
于一實施例中,該步驟d)之后更包括一步驟g)是于該偏移條件不滿足時經由該旋轉模塊旋轉該成型槽,其中該成型槽旋轉前與旋轉后的角度差為0度;該步驟f)是重復執行該步驟a)至該步驟e)與該步驟g)。
于一實施例中,該成型槽包括一刮刀結構,該步驟e)是旋轉該成型槽以使該刮刀結構攪動該成型槽中的該光固化材料并自該成型槽底部刮除固化的該光固化材料。
于一實施例中,該預設層厚不大于0.1毫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252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