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動車動力電池測試系統、方法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25109.5 | 申請日: | 2018-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275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史習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脫穎律師事務所 31259 | 代理人: | 解文霞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動車 動力電池 測試 系統 方法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動車動力電池測試系統,包括測試承載臺、冷卻單元、充放電單元、電池管理單元以及控制單元,所述測試承載臺用以放置待測的動力電池;所述冷卻單元用以設置電池測試的溫度環境;所述充放電單元用以對待測的動力電池進行充電或放電;所述電池管理單元用以對待測的動力電池進行監測以及管理;所述控制單元用以采集待測的動力電池、冷卻單元、充放電單元以及電池管理單元的信號并發出控制指令。本申請自動化程度高,大大提高效率降低了測試成本。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機動車動力電池測試系統、方法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在動力電池的測試中,不僅需要用到多種測試設備及輔助設備,而且大多測試是不間斷的長時間測試,測試時間往往要持續數月或超過一年。如何在電池測試期間及時了解各臺設備及測試樣品的當前運行狀況,在某臺設備或測試樣品出現狀況時,如何及時迅速的作出處理,是每一家汽車電池測試室所要面對的問題。
其次為了確保測試順利進行,現場值班監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測試期間所產生的海量數據的采集和記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汽車動力電池實驗中多設備測試數據同步采集及遠程監控系統的研制是為了解決電池在性能,可靠性等的測試中所面臨的測試數據繁雜,記錄及處理數據費時費力且容易出錯,各類數據同步問題以及把原來需要人員24小時值班監管測試的工作。按照GB/T31467-1:2015,GB/T 31467-2:2015,VW80000:2017,PV8450:2016,GMW16390:2015等標準要求,電池系統在測試時需要用到主要測試設備有從電池包自帶的電池管理系統(BMS)讀取電池實時狀態的工具,對電池進行各種工況充放電的充放電設備,對各種氣候環境進行模擬的氣候測試箱,模擬車輛實際使用中電池包冷卻水溫度的冷卻裝置。并通過控制器對測試樣品及這些測試裝置在測試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記錄,按測試標準的要求,給出下一步測試的指令。
目前用于汽車動力電池實驗中的測試設備,存在著以下缺陷:
無測試數據分析能力:測試過程中各測試設備相對獨立,如通過CANoe工具從BMS讀取電池實時狀態數據,只能對數據單獨進行記錄,不會進行數據分析,更不會根據測試的情況去對諸如充放電設備發送新的指令;
自動化程度低:由于各設備都是相對獨立的,如需同步對多個設備進行開機需多人操作才能實現;
現場測試效率低:如根據標準規定,當溫濕度達到某一特定數值時,才能開啟充放電設備,或溫度低于某一數值時停止充電,這就需要配備足夠的人員在現場值班,監控溫濕度及電池包溫度,并根據溫濕度數值對充放電設備進行相應操作,此外,還需要在現場配備專業人員讀取和分析BMS數據,一旦有數據超限,還要果斷采取措施,確保測試安全;
可靠性,時效性差:測試期間在一個測試項目現場,需24小時配備足夠的專業人員,監控記錄數據,根據BMS的數據發出進一步的測試指令,對測試異常及時采取措施,確保測試室安全,但靠人來分析數據有時難免會出錯,對測試異常的響應速度和處理能力遠不如電腦;
人力投入巨大,測試成本高:而有些測試需要持續幾個月,每天24小時多人現場監控操作,人力的投入是巨大的,無形中拉高了測試成本。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機動車動力電池測試系統,包括測試承載臺、冷卻單元、充放電單元、電池管理單元以及控制單元,
所述測試承載臺用以放置待測的動力電池;
所述冷卻單元用以設置電池測試的溫度環境;
所述充放電單元用以對待測的動力電池進行充電或放電;
所述電池管理單元用以對待測的動力電池進行監測以及管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251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