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25104.2 | 申請日: | 2018-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15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司文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1/16 | 分類號: | G01L1/16;C22C4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維多孔 壓敏薄膜 皮膚 制備 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 鐵基非晶合金 壓敏材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 鐵基非晶合金材料 鐵基合金材料 導電性 柔韌性 彈性性能 加熱熔化 均勻填充 納米材料 納米顆粒 研磨 后冷卻 填充 打印 | ||
1.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壓敏薄膜材料利用超聲振蕩和機械攪拌的方法將鐵基非晶合金納米材料填充到三維多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材料中制得,具體的制備步驟為:
a、將含有Fe、Cu、Nb、Si和B的合金材料加入熔爐,抽取形成真空后充滿氬氣,加熱熔化,進一步與高速旋轉的冷卻水接觸,快淬出料后機械研磨,制得鐵基非晶合金納米顆粒;
b、將二甲基硅氧烷預聚體乳液、固化劑、交聯劑混合,超聲分散均勻得到糊狀物,利用3D打印技術加熱擠出制成薄膜,噴頭擠出施加的外力形成三維立體結構,再通過加熱交聯形成彈性結構,固化,制得三維多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材料;
c、將步驟a制得的鐵基非晶合金納米材料,通過超聲振蕩和機械攪拌工藝,均勻填充到步驟b制得的三維多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材料中,制得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各原料的重量份為,Fe 62~72重量份、Cu 2~4重量份、Nb 3~6重量份、Si13~15重量份、B 10~13重量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鐵基非晶合金納米顆粒的粒徑為10~3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固化劑為二苯基乙酮、α-羥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二苯甲酮、2,4-二羥基二苯甲酮、米蚩酮、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交聯劑為過氧化二異丙苯、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氫二異丙苯、二亞乙基三胺、2,5-二甲基-2,5 二叔丁基過氧化己烷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三維多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材料的孔隙率為30~35%,孔徑為200~800nm,薄膜厚度為50~100μ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各原料的重量份為,二甲基硅氧烷預聚體乳液95~98重量份、固化劑1~2重量份、交聯劑1~3重量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超聲振蕩的超聲波頻率為30~80kHz。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機械攪拌的轉速為200~400r/min。
10.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一種用于電子皮膚的柔性壓敏薄膜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2510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