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網絡通信電子鼻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23229.1 | 申請日: | 2018-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16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鄭麗敏;楊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5/00 | 分類號: | 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鼻 服務端 檢測系統 網絡通信 電子鼻系統 接口電路 密閉氣室 氣味信息 數字信號 嵌入式 氣泵 數據庫 氣敏傳感器陣列 傳感器陣列 嵌入式系統 市場競爭力 被測樣品 測試階段 待測樣本 地點限制 電源裝置 服務軟件 檢測結果 模擬濾波 模數轉換 設備端 檢測 密閉 輕便 調用 放大 室內 反饋 保存 靈活 轉化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網絡通信電子鼻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包括:嵌入式電子鼻系統、電子鼻服務端。所述嵌入式電子鼻系統包括:氣泵、密閉氣室、氣敏傳感器陣列、接口電路、嵌入式系統及電源裝置,所述電子鼻服務端包括數據庫和服務軟件。氣泵為密閉氣室提供氣體,密閉氣室內放被測樣品,傳感器陣列獲取待測樣本的氣味信息,并將氣味信息轉化為電信號,電信號通過接口電路放大、模擬濾波以及模數轉換后形成數字信號,數字信號通過有線或無線網上傳至服務端數據庫保存。測試階段時,服務端調用Python腳本計算相應的模型,并將檢測結果反饋給設備端。網絡通信電子鼻檢測系統的使用不受地點限制,靈活輕便,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鼻檢測系統,尤其是一種網絡通信電子鼻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肉品、食品等在腐敗過程中伴隨著硫化氫、氨氣等氣體的揮發,且隨著腐敗程度的加劇濃度越來越高,氣敏傳感器能夠很好的對這些氣體進行感應。
電子鼻是一種利用氣體傳感器陣列的響應圖案來識別氣味的電子系統,由傳感器陣列和適當的模式識別系統組成,能識別簡單的或者復雜的氣體。目前,市面上的電子鼻產品多為國外生產,這些儀器一般體積較大,且價格昂貴,難以滿足目前國內市場對便攜式設備的需求,基于此電子鼻系統朝著便攜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已經可以實現遠程數據傳輸。基于網絡進行電子鼻檢測數據的遠程傳輸、存儲和計算,在靈活性、實用性方面有巨大的優勢。本發明結合服務器開發網絡通信電子鼻檢測平臺,在服務端進行電子鼻數據的存儲和計算。整個系統靈活輕便,使用簡單,不受地點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網絡通信電子鼻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和方法。主要實現了便攜、靈活的電子鼻監測。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網絡通信電子鼻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系統包括嵌入式電子鼻系統、電子鼻服務端。
所述嵌入式電子鼻系統進行樣本數據采集和數據傳輸,所述電子鼻服務端進行數據的存儲與處理。
嵌入式電子鼻系統,包括氣泵、密閉氣室、氣敏傳感器陣列、接口電路、嵌入式系統及電源模塊。
氣泵通過設置在密閉氣室上的進氣口為所述密閉氣室提供氣體;
密閉氣室內設置有傳感器陣列,用于采集所述密閉氣室內氣體的氣體指紋信息。
傳感器陣列由4個氣敏傳感器組成。通過與氣體接觸將氣體種類及與濃度有關的信息轉換成電壓信號,獲取氣體的指紋信息,為后續的數據處理和模式識別提供原始數據信號。
傳感器陣列封裝在密閉氣室里與接口電路相連,傳感器陣列將電壓信號傳給接口電路。
接口電路用I/O接口模擬的方式實現串行通信。
嵌入式系統包括:硬件部分和應用軟件。外設硬件為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提供運行環境,以及一些必要的存儲、通信等設備;軟件程序為用戶提供操作界面,控制嵌入式系統的工作。
嵌入式系統主要接收從接口電路傳過來的數據,將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云端。在測試階段時,接收服務端返回的檢測結果。
電源裝置釆用鋰電池供電和外接電源適配器供電兩種方式為所有單元供電。電源管理電路提供鋰電池智能充放電管理,具有恒流恒壓充電,充滿自動斷電,寬電壓輸入,紋波小等特點。
電子鼻服務端,包括數據庫和服務軟件。電子鼻數據庫用于存儲平臺相關數據,電子鼻服務軟件實現整個平臺的業務邏輯。
所述嵌入式電子鼻系統包括5個設備端,采集樣品數據時可以多設備端并行采集。每個設備端傳感器陣列包含的傳感器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232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