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群數據同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19265.0 | 申請日: | 2018-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14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先東;李孝俊;陳勇;朱靜軒;孟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新網絡信息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5 | 分類號: | G06F16/25;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同步 集群 集群管理 集群節點 運行數據 節點運行狀態 數據同步技術 集群系統 架構設計 節點配置 節點同步 配置變更 配置數據 配置文件 配置信息 實時同步 同步接口 業務中斷 狀態監控 自動檢測 自動協商 加載 配置 上傳 避開 靈活 協商 | ||
本發明涉及數據同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集群數據同步方法,包括集群數據同步架構設計、集群數據同步、集群數據同步協議CDSP,集群數據同步包括集群管理、數據同步,集群管理包括集群啟動、集群關閉、集群配置、集群節點狀態監控、集群節點同步接口IP協商;數據同步包括配置變更數據同步、運行數據同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集群系統節點配置簡化,節點同步接口的IP自動協商,節點運行狀態自動檢測,節點的配置數據與運行數據達了實時同步,配置信息同步避開通過配置文件的上傳重加載方式引起的業務中斷,使得配置靈活方便也減輕了管理員的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同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集群數據同步方法。
背景技術
在信息系統中,為了保證系統運行高可用(HA),通常采用雙機熱備或多機全雙工負載均衡集群部署。集群架構的信息系統中各節點軟硬件要求一致,配置與運行數據也要求即時同步,也即當一個節點配置或運行數據發生變化須實時同步其它各節點。如何實現集群內部節點之間數據同步,是集群系統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傳統集群系統內部節點數據同步方法往往配置復雜,需要手動配置每個節點同步口的IP,人工檢查各節點IP是否沖突,節點數量增加,每個IP每個節點IP都需要人工指定,不但容易出錯,也繁鎖。
傳統的集群節點數據同步通常對節點同步接口IP地址需要人工配置,配置變更通過同步配置文件進行。如:群集中有6個節點組成的,需要分別登錄每個節點,配置其它5個節點的同步IP地址,即要配置36個同步接口的IP地址才能完成。傳統的集群節點配置信息同步采用非實時方式進行,即一個節點配置變更,需要保存在配置文件,然后把配置文件通過FTP或SFTP傳送到其它節點上,再觸發或調整同步處理函數,重新加載配置完成配置信息同步,重新加載配置往往會引起工作節點的業務短時中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集群數據同步方法,它可以實現簡化集群節點的配置,通過自動協商機制完成集群節點同步接口的IP地址自動配置。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集群數據同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集群數據同步架構設計;
步驟2、集群數據同步,所述集群數據同步包括如下步驟:
集群管理:所述集群管理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2.1、集群啟動;
步驟2.2、集群關閉;
步驟2.3、集群配置;
步驟2.4、集群節點狀態監控:所述集群節點狀態監控包括如下內容:節點心跳多播、節點地址協商、主備自動切換、主控節點轉移與切換,所述集群的節點通過CDSP協議來交換信息;
步驟2.5、集群節點同步接口IP協商;
數據同步,所述數據同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2.6、配置變更數據同步:基于HTTP的API接口數據同步;
步驟2.7、運行數據同步:運行數據采用CDSP多播協議同步;
步驟3、集群數據同步協議CDSP。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集群數據通架構設計中,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1、集群引擎開啟節點監控線程完成集群節點狀態檢查,IP協商,節點運行狀態切換,同時也接收來自用戶空間的系統調整與來自同步接口的同步報文;
步驟1.2、集群端口接收來自其它節點的報文,通過集群引擎完成報文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5集群節點同步接口IP協商中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新網絡信息安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新網絡信息安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192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