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傳感器網絡監聽系統、監聽器及故障分析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12911.0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467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馮濤;齊賀;王龍;楊行國;高昊元;張一;王靜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團華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4 | 分類號: | H04W24/04;H04W24/08;H04L12/26;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海濱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感器 網絡 監聽 系統 監聽器 故障 分析 終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傳感器網絡監聽系統、監聽器及故障分析終端,該監聽系統包括監聽器和故障分析終端,監聽器用于獲取傳感器網絡與預設監聽區域重疊的區域中,處于工作狀態的傳感器節點之間采用目標信道進行傳輸的數據包并將數據包發送至故障分析終端,由故障分析終端解析數據包獲得傳感器網絡的故障情況。本發明提供的監聽系統僅對監聽器覆蓋到的傳感器節點進行監聽,避免了對所有傳感器節點進行監聽而帶來的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的問題;同時監聽器監聽的是傳感器網絡中采用目標信道進行通信的傳感器節點,即本監聽系統能夠不耗費無效的時間監聽采用目標信道以外信道進行通信的傳感器節點,從而提高傳感器網絡監聽系統的監聽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傳感器網絡監聽系統、監聽器及故障分析終端。
背景技術
傳感器網絡是由大量部署在作用區域內的、具有無線通信與計算能力的微小傳感器節點通過自組織方式構成的能根據環境自主完成指定任務的分布式智能化網絡系統,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傳感器網絡也在不斷的擴大,傳感器網絡的組成部分——傳感器節點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若具有龐大數量傳感器節點的傳感器網絡發生故障,但是僅按照現有的故障監聽方法對傳感器網絡中所有的的傳感器節點進行監聽,將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且將會耗費許多無效的監聽時間從而降低故障檢測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感器網絡監聽系統、監聽器及故障分析終端,旨在解決現有傳感器網絡的故障監聽方法效率低下且能消耗人力物力資源多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傳感器網絡監聽系統,該監聽系統包括:監聽器和故障分析終端;監聽器具有預設監聽區域;
監聽器用于獲取傳感器網絡與預設監聽區域重疊的區域中,處于工作狀態的傳感器節點所采用的信道,并基于信道的數量確定目標信道;
監聽器還用于獲取采用目標信道進行通信的傳感器節點的地址,并基于傳感器節點的地址,發送數據包獲取指令至傳感器節點,數據包獲取指令用于指示傳感器節點反饋傳輸的數據包;
監聽器還用于接收傳感器節點反饋的數據包,并將數據包發送至故障分析終端;
故障分析終端用于解析傳感器節點反饋的數據包獲得傳感器網絡的故障情況。
可選的,基于信道的數量確定目標信道包括:
當信道的數量小于預設信道數量閾值時,監聽器從信道中確定一個目標信道;
當信道的數量大于或等于預設信道數量閾值時,監聽器從信道中確定N個目標信道,N為大于1的正整數。
可選的,當信道的數量小于預設信道數量閾值時,監聽器從信道中確定一個目標信道包括:
當信道的數量小于預設信道數量閾值時,監聽器檢測采用各個信道的傳感器節點的數量,確定傳感器節點的數量最大的信道為目標信道。
可選的,當信道的數量大于或等于預設信道數量閾值時,監聽器從信道中確定N個目標信道包括:
當信道的數量大于或等于預設信道數量閾值時,監聽器檢測采用各個信道的傳感器節點的數量,按照傳感器節點的數量從大到小的順序對各信道進行排序,將前N個信道確定為N個目標信道,并將傳感器節點的數量最大的信道確定為第一個目標信道;
或,當信道的數量大于或等于預設信道數量閾值時,監聽器將信道按照信道編號的從大到小進行排序,將前N個信道確定為N個目標信道,并將信道編號最大的信道確定為第一個目標信道;
或,當信道的數量大于或等于預設信道數量閾值時,監聽器將信道按照信道編號的從小到大進行排序,將前N個信道確定為N個目標信道;信道編號最小的信道為第一個目標信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團華南有限公司,未經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團華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129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線通信系統、無線通信系統中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云手機自動回收方法與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