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纖絲制備工藝及該工藝制得的PET纖維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10477.2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779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湯碧波;張唯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安工業(江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13/00 | 分類號: | D01D13/00;D01D13/02;D01D7/00;D01D5/096;D01D1/10;D01D1/00;D01G1/04;B65B5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21442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纖絲 制備 工藝 pet 纖維 | ||
本發明一種纖絲制備工藝及該工藝制得的PET纖維,所述工藝步驟為:步驟1、原料經混料機構混料后倒入至擠出機構;步驟2、所述擠出機構對原料加熱熔融后進行拉絲作業;步驟3、拉絲后的絲線經由引取機構上油傳輸至集料機構;步驟4、所述集料機構將絲線導入集束桶內;步驟5、將集束桶移動至集束機構旁,將集束桶內的絲束通過集束機構導入延伸機構拉延;步驟6、拉延后的絲束經由卷曲噴油機構上油;步驟7、上油有的絲束進入切斷機構切割為短纖維;步驟8,短纖維經下料機構精確稱重后掉落至打包機構;步驟9、打包機構對短纖維進行打包。本發明一種纖絲制備工藝及該工藝制得的PET纖維,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優且具有抗菌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纖絲制備工藝及該工藝制得的PET纖維,屬于化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PET纖維主要用于紡織工業,是當前合成纖維的第一大品種;PET纖維最大的優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其堅牢耐用、抗皺免燙、不粘毛,因此應用極其廣泛。但是,常規的PET纖維,色彩單一、缺乏功能性應用功效,因此制約了其發展;
在如今的PET纖維生產過程中,發現有以下問題:
第一、常規的PET纖維生產工藝中采用人工配料方式,即人工沉重后將物料堆放至擠壓出所用的下料料斗內,此種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人工精度較差容易導致各個原料之間的配比不夠精確,從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同時,人工方式無法對原料進行篩選排出其中的雜質,因此會導入雜質料,不但降低了產品的質量,而且雜質料的顏色有別于正常原料,因此,對成品的顏色、外觀也會造成不小的影響,從而降低了產品的質量,不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第二、常規的PET纖維生產工藝中,缺乏色母料定量加入裝置,因此無法生產彩色纖維,而且常規PET纖維在加熱擠出過程中缺乏過濾機構,無法有效的濾除熔融原料中的雜質,因此導致后續產品質量不佳,不利于提高生產的質量;
第三、常規的PET纖維生產工藝中的引取機構缺乏斷線檢測功能,當絲線斷裂后無法及時報警,因此需要安排巡檢人員定期進行巡檢,如此一來不但效率低下,而且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斷線情況,從而影響生產的連續性,不利于提高產量;另外,常規的引取機構上配備的集束器為簡單的環形結構,功能單一、集束效果差;
第四、常規的PET纖維在絲束收集過程中,僅將其簡單的掉落至集束桶內進行收集,實際使用中發現,需要人工進行干預,否則直接掉落的絲束無法平鋪填充滿整個集束桶,從而降低了集束桶的利用率;
第五、常規的PET纖維缺乏防靜電功效,因此無法應用于一些需要具有防靜電的場合,如電子設備安裝車間內(靜電容易擊穿電子元器件),而且經由PET纖維制成的衣物等物品缺乏防靜電功能后,容易產生靜電對人體造成電擊,雖然電擊傷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帶來的穿戴體驗較差;
第六、常規的PET纖維在切斷工藝中,由于需要將刀片安裝于刀片架上,然后將刀片架安裝于支座中,切斷后的纖絲經由刀片之間的間隙進入支座中并下落實現連續化生產,其中刀片與刀片之間的間距決定了纖絲的長度,由于刀片架的存在,因此相鄰刀片之間的間距較大,因此無法生產超短纖維,從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第七、常規的PET纖維生產過程中的下料機構缺乏相應的下料稱重機構,其通過時間控制下料量,精度不夠;從而導致后續打包后的成品的重量一致性較差,不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第八、常規的PET纖維生產中的打包過程中人工打包,其費用費力,而且由于人工速度無法與前道工序的生產速率相匹配,因此要么增加打包人手,要么調低生產速率,因此不利于提高產能、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亟需一種能夠解決上述不足的PET抗菌纖維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優且具有抗菌效果的纖絲制備工藝及該工藝制得的PET纖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安工業(江陰)有限公司,未經高安工業(江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104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