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工智能化養殖小龍蝦集成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07415.6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704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范心枝;伍瑋杰;李家文;曲朋;齊海元;唐河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海之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A01G22/22;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 智能化 養殖 小龍蝦 集成 裝置 | ||
一種人工智能化養殖小龍蝦集成裝置,含有水含有水稻田、稻池、攝像頭、進水泵、增氧管、增氧頭、出水泵、溶解氧傳感器、pH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水下探頭、天線接收器、控制柜、顯示屏、薄膜按鈕,水稻田四周設有稻池,稻池四周設攝像頭,稻池旁設一臺進水泵,增氧管布置在稻池四周。在稻池里設一臺出水泵,溶解氧、pH、溫度傳感器各一個,池底面設一個水下探頭。控制柜里設有服務器信息終端和PLC控制模塊,上端設一根天線接收器,正面設有顯示屏與薄膜按鈕。攝像頭、天線接收器、各傳感器,水下探頭與服務器信息終端連接,出水泵、進水泵、增氧機的電氣線路與PLC控制模塊線路相連接。使得管理更加的數字化、標準化,實現節能降耗、增產增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小龍蝦養殖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人工智能化養殖小龍蝦集成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對“稻蝦”種養模式的推廣和運用,小龍蝦稻蝦從南向北推廣的過程中,稻蝦連作,共作等模式都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深入開展,擺脫單一的糧食種植局面,形成“水稻+小龍蝦”的高效種養模式。每年6月,水稻田里種滿水稻,小龍蝦吃稻田里的蟲子,蝦糞成為稻田的天然肥料,實現了傳統水稻和龍蝦產業和諧共生發展,有效地改善農業產地環境,大幅度地提高了龍蝦養殖戶養殖利潤。但是在水稻田里養殖小龍蝦需要一定的養殖知識,水草的腐化、溶氧量的缺乏等對于龍蝦都是很多毒害性,可能會導致龍蝦的疾病或死亡,因此:需要及時的進行養殖環境參數的測量,實時監控,定時換水喂食,適時的調節溫度,但是傳統的養殖業依舊采用人工養殖的方法,不能實現智能控制和實時數據采集,例如技術人員定期會對水質進行采樣監測,但不能實時掌握水質情況,發現問題后需要先對養殖水體采樣化驗,看看到底是哪項數據出現問題,然后再“對癥下藥”,經過現場采樣化驗,再到出結果要花二個小時左右,有時造成水質的污染,就有可能導致整個水稻田里缺氧,造成龍蝦大量死亡,形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了降低此類事故的發生率,科研單位和養殖企業的科技人員不斷地研究與探索,研發適用于一種人工智能化養殖小龍蝦現代化管理技術,能夠實時掌握養殖水質等信息,雖然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存在著尚未克服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人工智能化養殖小龍蝦集成裝置,龍蝦養殖戶可以通過手機、PAD、計算機等信息終端,實時掌握養殖水質等環境信息,及時獲取異常報警信息及水質預警信息,并可以根據水質監測結果,實時調整控制設備,實現小龍蝦的科學養殖與管理,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增產增收為主要目標。通過在水稻田里養殖小龍蝦,水質、溫度等傳感器進行環境信息在線監測,龍蝦養殖戶根據經驗需求在智能養殖平臺上設置閾值,當采集到的環境數據超過閾值時,系統可以進行報警,根據需求設定報警方式,可以設定為平臺報警、手機短信報警等,以幫助龍蝦養殖戶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為進一步提高環境調節的智能化和對養殖環境調節的及時性,減少因人為疏忽而造成的管理不到位,當環境異常報警的時候,智能養殖平臺可以對控制設備進行聯動控制,根據設定參數值,對增氧機、進/出水泵等進行聯動控制,使得養殖管理等工作變得輕松、高效與精準,提高了小龍蝦在水稻田存活率高,品質優良,滿足市場需求,直接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海之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海之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074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