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閉坑礦井大巷儲油庫、儲油方法及修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03556.0 | 申請日: | 2018-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792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姚強嶺;夏澤;閆凱;楊樸;許錚;王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7/02 | 分類號: | E04H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龔頤雯;胡時冶 |
| 地址: | 22111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庫體 油庫 大巷 采油管道 注水管道 儲油 修建 電控閥門 礦井 壩體 地下儲油庫 混凝土噴層 地下空間 頂部設置 交變應力 石油儲存 使用壽命 體積保持 鋼板層 高頻率 調壓 封堵 圍巖 體內 建造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閉坑礦井大巷儲油庫、儲油方法及修建方法,屬于石油儲存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地下儲油庫修建難度大、成本高以及儲油庫注采過程中高頻率的交變應力對庫體造成破壞的問題。該儲油庫,包括庫體和人工壩體,庫體建于閉坑礦井大巷內,人工壩體用于封堵庫體;庫體包括由大巷圍巖、混凝土噴層和鋼板層構成的整體結構;庫體頂部設置注采油管道和調壓管道,庫體底部設置抽注水管道;注采油管道和抽注水管道均設置有電控閥門,電控閥門能夠調節注采油管道內油的流量和抽注水管道內水的流量,進而控制庫體內油和水的總體積保持不變;還提供了該儲油庫儲油方法和建造方法。實現了提高地下空間利用率、降低修建難度和成本、延長油庫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儲存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閉坑礦井大巷儲油庫、儲油方法及修建方法。
背景技術
煤炭是我國主體能源,我國煤礦90%以上是井工開采,據統計,截止2016年我國重點煤礦掘進總進尺約8338km。經過長期大規模的開采,許多煤礦煤炭資源趨于枯竭,或已經枯竭關閉,或因政策性關閉,從而形成待轉型煤礦。煤礦在建設和和生產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空間,井下除工作面回采巷道外,開拓巷道和準備巷道支護條件良好,較為穩定,礦井關閉后,若直接封井必然會造成巨大的井下空間資源浪費。實際上,目前國內對煤礦地下空間的利用率非常低。
中國是石油消費大國,石油供給對外依存度超過65%,預計2020年原油凈進口量將達到消費量的50%。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總儲量相當于52天的進口量標準,遠低于國際能源署規定的90天標準。而且,我國石油戰略儲備基地的大規模儲油設施均為地上建筑物,儲罐成本高、占地面積大、安全距離間隔大,并且長期受到高溫、低溫、雷擊等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更面臨著遠程武器軍事打擊的威脅。從國家安全、環境保護和經濟性考慮,加強儲油設施隱蔽性,降低遭受自然災害損壞和軍事打擊的風險,發展地下化、大型化、高可靠儲油庫成為必然趨勢。
國內地下儲庫建設面臨復雜建庫技術、高效經濟運行、安全和環保等多方面的挑戰,目前國內地下儲油庫大多在地下新建儲油庫庫體,施工難度較大,成本較高,而且現有技術中地下儲油庫一經建成,庫容固定無法調節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距離工業園區的使用。現有地下儲油庫在石油注采過程中,庫體內部始終存在大量空氣,石油長時間接觸庫體內空氣會發生變質,同時注采過程中高頻率的交變應力對儲油庫的庫體造成破壞,影響儲油庫的完整性,造成儲油庫的使用壽命短、維護難度大、維護成本高。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的分析,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閉坑礦井大巷儲油庫、儲油方法及修建方法,用以解決現有地下儲油庫修建難度大、成本高、庫容調節困難以及儲油庫注采過程中石油(原油)與空氣長時間接觸變質、高頻率的交變應力對儲油庫的庫體造成破壞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閉坑礦井大巷儲油庫,包括庫體,還包括人工壩體,庫體建于閉坑礦井大巷內,人工壩體用于封堵庫體;
庫體包括由大巷圍巖、混凝土噴層和鋼板層構成的整體結構;
庫體頂部設置注采油管道和調壓管道,庫體底部設置抽注水管道;
注采油管道和抽注水管道均設置有電控閥門,電控閥門能夠調節注采油管道內油的流量和抽注水管道內水的流量,進而控制庫體內油和水的總體積保持不變。
進一步地,鋼板層的內、外壁均設置防腐蝕層。
進一步地,注采油管道口距離庫體頂部小于5cm;抽注水管道口距離庫體底部5~10cm。
進一步地,混凝土噴層、鋼板層與大巷圍巖通過錨桿錨固。
進一步地,還包括水倉,水倉通過水泵與抽注水管道連通;水泵為雙向水泵,能夠實現水倉和儲油庫之間雙向抽水。
進一步地,人工壩體根據庫容及閉坑礦井地質條件進行設計,厚度為3~5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035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磁懸浮式直升機坪
- 下一篇:多功能太陽能干燥庫房及建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