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設備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02175.0 | 申請日: | 2018-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07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冬旭;魏乃光;楊建純;楊海;黎建明;路淑娟;范章偉;李文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有研國晶輝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16/30 | 分類號: | C23C16/30;C23C16/455;C23C16/458;C23C16/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王淳 |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cvd 紅外 光學材料 設備 工藝 | ||
1.一種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坩堝結構、噴嘴結構、沉積室結構和卸料箱;
該坩堝結構包括坩堝和坩堝蓋;該坩堝底部設有豎向的第一通氣管,該第一通氣管底部與第一氣源連接,頂部位于該坩堝內部;該坩堝蓋密封蓋設于該坩堝頂部,穿設有若干豎向的第二通氣管,各第二通氣管底部與該坩堝內部連通,頂部高于該坩堝蓋頂面;
該噴嘴結構包括一個中空的板體,該板體側面設有若干橫向的第三通氣管,各第三通氣管外端連接第二氣源,內端與該板體內部連通;該板體底面設有若干與該第二通氣管對應的下通孔,該板體頂面設有與各下通孔對應的上通孔;上下相鄰的上通孔和下通孔之間設有豎向的套管;該套管底部與下通孔外周密封固定連接,該套管頂部與該上通孔外周之間具有環形間隙;各套管套設在對應的第二通氣管上;該環形間隙與該第二通氣管的面積比介于0.5:1至1:1.5之間;
該沉積室結構包括若干位于該板體頂面的豎向的沉積板,將該上通孔包圍在內,形成若干沉積室;該沉積板外側設有加熱裝置;該沉積板采用長、寬、厚分別在1000*1100*50mm和1500*2000*50mm之間的板材組合;
該卸料箱位于該沉積室結構頂部,該卸料箱連接抽真空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氣管頂部密封,在該第一通氣管頂端側面設有若干橫向的出氣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堝和坩堝蓋橫截面均為圓形,所述板體橫截面為矩形,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排列為矩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積板相互垂直,圍構成若干長方體型的沉積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的圓心位于同一鉛垂線上,所述上通孔直徑大于所述下通孔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系統與所述卸料箱之間設有過濾系統,所述抽真空系統還連接尾氣處理系統。
7.一種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方法,利用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A.通過抽真空系統對設備進行抽真空,直到壓升率小于10-15Pa /h;
B.通過加熱裝置將沉積室溫度緩慢升至550-700℃之間,升溫時間4-6小時,隨后將坩堝溫度緩慢升至500-700℃之間,時間為4-6小時;
C.用質量流量計控制通入第二氣源的氣體流量,控制第二氣源中氬氣與反應氣體的稀釋比例在1:5到1:12之間,將氬氣稀釋的反應氣體以不超過10L/min的速率通過第三通氣管通入板體,進而通過板體的環形間隙通入沉積室;向坩堝內通過第一通氣管通入第一氣源的氬氣,將通入坩堝內氬氣與稀釋反應氣體的氬氣的比例控制在1:1到1:10之間;
D.調節抽真空系統的真空閥門,直到真空度調節到在100-800Pa 范圍內,并通過不斷監測沉積室內壓力以及調節真空閥門,使壓力恒定在此范圍之內;沉積期間,沉積室溫度始終保持恒定;
E.根據檢測到的反應固體的蒸發量來調整坩堝溫度,直到反應固體的蒸發量達到設定值,監測頻率在1-4次/1h,反應固體與反應氣體的摩爾比控制在1:1至1.5:1之間;
F.將沉積時間控制在20-35天,以得到不同厚度的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積板上涂設有脫模劑,形成致密光滑的高純涂層。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結束后,以6℃/h至20℃/h的降溫速率緩慢降至室溫;利用氬氣對整個沉積系統進行反復換氣處理,置換掉內部殘余反應氣體;設備充至常壓。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CVD紅外光學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氣體為硫化氫,所述反應固體為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有研國晶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有研國晶輝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0217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戶外用防脫落插頭
- 下一篇:一種基于施密特正交化的干涉圖相位迭代恢復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16-00 通過氣態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應產物不留存于鍍層中的化學鍍覆,例如化學氣相沉積
C23C16-01 .在臨時基體上,例如在隨后通過浸蝕除去的基體上
C23C16-02 .待鍍材料的預處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鍍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屬材料的沉積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積金屬材料以外之無機材料為特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