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以同時抑制乙肝病毒DNA和乙肝表面抗原的反義核苷酸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01372.0 | 申請日: | 2018-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34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洋;杭臣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立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5/113 | 分類號: | C12N15/113;A61K31/711;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8 | 代理人: | 岳秀梅 |
| 地址: | 25002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義核苷酸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DNA 堿基序列 藥物組合物 胸腺嘧啶 胞嘧啶 鳥嘌呤 腺嘌呤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同時抑制乙肝病毒DNA和乙肝表面抗原的反義核苷酸,所述的反義核苷酸堿基序列包含在如下堿基序列中:5’?aagaagatgaggcatagcagcaggatg?3’,其中a代表腺嘌呤,g代表鳥嘌呤,c代表胞嘧啶,t代表胸腺嘧啶。還提供了所述反義核苷酸的用途及含有該反義核苷酸的藥物組合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反義核苷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以同時抑制乙肝病毒DNA和乙肝表面抗原的反義核苷酸。
背景技術
全球有約2.4億人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慢性感染者,如不經有效治療,其中至少有約1/4的人群將最終發展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每年全球有約65萬人死于因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細胞癌。中國大陸有9300萬慢性HBV感染者。根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2016年的統計,當年僅新增乙肝病例數就有約107萬人。
目前乙肝的治療藥物只有兩類:干擾素類和HBV復制酶抑制劑-核苷(酸)類似物藥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替諾福韋艾拉酚胺、貝西福韋。干擾素類藥物是非特異性的治療藥物,對慢性乙肝治療效果有限,且具有明顯的臨床副作用及使用的不便利性。核苷(酸)類似物可以有效抑制HBV DNA水平,但是不能徹底清除病毒,需要長期服藥。一旦出現耐藥,可能表現為對所有同類核苷(酸)類的耐藥,無其它用藥選擇。因此,在現有治療條件下,慢性感染可以通過長期服藥控制,但是基本不可治愈。由于可能出現的耐藥,慢性乙肝感染人群仍面臨較高疾病進展風險。
盡管已有較為成熟的乙肝預防性疫苗。但是,由于疫苗普及率低,疫苗注射后失效,特殊條件感染等原因,全球范圍內乙肝病毒的傳播并未停止。已感染人群基數龐大,對新的治療方法的臨床需求強烈。
乙肝病毒HBV是一種嗜肝DNA病毒(Hepadnaviridae),基因組為部分雙鏈的DNA結構。借助細胞表面受體-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多肽(NTCP)等感染進入肝細胞后,基因組轉化為全雙鏈的閉環雙鏈 DNA結構(cccDNA)。以cccDNA為模板,病毒將轉錄出若干RNA模板,并由此翻譯產生宿主基因組整合所需的各種功能性蛋白和結構性蛋白。同時,還有大量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被表達并釋放到宿主循環系統中。被感染者血液中HBsAg的水平通常達到病毒顆粒水平的100倍以上。大量的HBsAg可以導致宿主具有抗病毒功能的CD8+T細胞耗竭。而且有研究報道證實HBsAg還可以通過調控樹突細胞,單核細胞和NK細胞的功能,直接抑制宿主HBV特異性的免疫學反應。HBV由此逃脫了宿主免疫系統的清除效應。
未來慢性乙肝治療的第一個目標是實現“功能性治愈”,即:清除HBV DNA的同時,也清除HBsAg,實現HBsAg的血清學轉換。終極目標則是實現細胞內HBV病毒的完全清除。這也有賴于HBsAg被清除,宿主免疫系統對HBV正常免疫學反應的恢復。
現有的核苷(酸)類直接抗病毒藥物只能抑制cccDNA復制產生基因組DNA,對HBsAg的產生沒有直接抑制作用。開發具有HBsAg清除作用的藥物對慢性乙肝的臨床治療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近幾年,有研究者在HBV模型動物體內以RNA干擾(RNAi)的方法實現了對HBsAg的高效抑制。而理論上使用技術更為成熟的硫代寡聚反義核苷酸(ASOs)技術,可以實現與RNAi相同的抑制效果。 ASOs可以通過堿基互補配對方式,特異性的與目標RNA互補結合,誘導RNase H依賴的RNA降解過程。如果選擇合適的結合序列,ASOs可能同時實現對HBV DNA和HBsAg的抑制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利用硫代反義寡聚核苷酸藥物技術,設計并篩選出同時具有抑制HBV DNA和HBsAg作用的反義寡聚核苷酸(ASOs)。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立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未經山東省立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013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修飾的TGF-β寡核苷酸
- 下一篇:轉錄效率提高的Su-m1啟動子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