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譜分解和相干屬性融合流程的水道復合體沉積要素精細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95608.0 | 申請日: | 2018-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16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全;康洪全;李欣;楊婷;逄林安;曹向陽;常邁;李丹;解東寧;段俊;劉勵云;姜慧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王春霞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積 水道 相干 復合體 精細 相干體 時頻 運算 分解 復合 可視化顯示 儲層砂體 地震資料 調諧數據 頻率分析 平面分布 切片技術 融合顯示 融合運算 演化過程 融合 分辨率 數據體 垂向 等時 切片 砂體 展布 重構 地層 疊加 視頻 刻畫 預測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譜分解和相干屬性融合流程的水道復合體沉積要素精細識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1)數據體頻率分析;(2)形成調諧數據體;(3)建立離散時頻率體;(4)進行相干體運算;(5)體融合運算:將步驟(3)中得到的不同沉積要素的對應的離散時頻體分別與步驟(4)運算的相干體疊加、融合顯示,得到不同沉積要素對應下的相干時頻體;(6)應用等時切片或地層切片技術對所述相干視頻體進行可視化顯示,重構所述目標水道復合體單一沉積要素垂向演化過程和平面分布特征,以精細識別沉積要素。本發明解決深水復合水道砂體展布復雜,沉積要素難以刻畫,水道發育期次難以識別,地震資料分辨率達不到預測復合水道優質儲層砂體需求等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譜分解和相干屬性融合流程的水道復合體沉積要素精細識別方法,屬于石油地質勘探領域。
背景技術
水道復合體是最重要的深水沉積儲層,當前常用的儲層預測手段是根據振幅異常進行砂體分布的預測,水道復合體沉積要素的準確識別和預測至關重要。在深水復合水道分布區,復合水道沉積要素的精細識別和描述不僅可以反演復合水道的演化史,還可以預測泥質隔夾層的分布,為優質砂體的預測和油氣藏的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近幾年,隨著地球物理技術的進步,雖然沉積要素的識別方法越來越多樣化。但大部分還是單純從疊后地震原始振幅、切片分析等方面進行論述。由于復合水道是多期次下切-充填綜合作用的結果,復合水道砂體縱向疊置連片,橫向變化快,且復合水道主體位置厚度大,在地震資料受分辨能力限制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單一的常規疊后地球物理屬性技術預測沉積要素的難度大,在水道復合體中識別不出單一的沉積要素。因此,有必要更有針對性地發明一種適合深水復合水道疊后地震資料的沉積要素識別方法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譜分解和相干屬性融合流程的水道復合體沉積要素精細識別方法,本發明解決深水復合水道砂體展布復雜,沉積要素難以刻畫,水道發育期次難以識別,地震資料分辨率達不到預測復合水道優質儲層砂體需求等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譜分解和相干屬性融合流程的水道復合體沉積要素精細識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1)數據體頻率分析:根據目標水道復合體發育的位置分析地震資料頻帶,得到所述地震資料的最低頻率、最高頻率和主頻,并計算得到能識別的沉積要素最大和最小厚度;
(2)形成調諧數據體:結合步驟(1)得到的數據對所述目標水道復合體進行S變換,S變換的時窗通過沿層開取時窗或在水道頂底層之間進行;通過計算,在垂向上生成頻率連續變化的振幅和相位數據體,得到目標水道復合體內沉積要素的調諧頻率;然后通過觀察不同頻率下對應的沉積要素的成像特征,確定不同沉積要素對應的有效頻率;
(3)建立離散時頻率體:將步驟(1)中所述地震資料分解成一系列時間域離散頻率振幅數據體,該數據體在垂向上為時間,每個數據體只包含需要表征的沉積要素對應的頻率成分,反映了特定頻率振幅的空間變化特征;
(4)進行相干體運算:通過地震上波形和振幅側向上的變化與斷層或者沉積要素的邊界進行相干體運算,得到沉積要素的邊界信息;
(5)體融合運算:將步驟(3)中得到的不同沉積要素的對應的離散時頻體分別與步驟(4)運算的相干體疊加、融合顯示,得到不同沉積要素對應下的相干時頻體;
(6)應用等時切片或地層切片技術對所述相干視頻體進行可視化顯示,重構所述目標水道復合體單一沉積要素垂向演化過程和平面分布特征,以精細識別沉積要素。
本發明中,所述時間域離散頻率振幅數據體簡稱離散時頻率體;
步驟(2)中所述垂向即縱向,Y軸方向;
步驟(4)中所述側向即平面,均為本領域公知的常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956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成像域立體層析速度反演方法
- 下一篇:地震波數據分離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