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甘蔗專用復混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94682.0 | 申請日: | 201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0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鄢來裕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鄂中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蔣杰 |
| 地址: | 5461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甘蔗 復混肥料 甘蔗生長 制備 大量營養元素 肥料技術領域 改善土壤結構 氯化鉀 磷酸二氫鉀 肥效 鈣鎂磷肥 抗病能力 磷酸二銨 重量份數 產糖量 甘蔗渣 磷酸鈣 硫酸鎂 硫酸鋅 硼砂 尿素 配方 吸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甘蔗專用復混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肥料技術領域。其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尿素20?40份、鈣鎂磷肥10?20份、磷酸二氫鉀10?20份、甘蔗渣10?20份、磷酸鈣5?15份、磷酸二銨5?15份、氯化鉀5?15份、硫酸鎂3?9份、硫酸鋅4?10份和硼砂4?8份。本發明的甘蔗專用復混肥料,配方合理,不僅能滿足甘蔗生長的大量營養元素,改善土壤結構,肥效顯著且持久,而且有利于甘蔗吸收,增強甘蔗的抗病能力,促進甘蔗生長,提高甘蔗的產糖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甘蔗專用復混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肥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甘蔗(Sugarcane)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出產甘蔗,最大的甘蔗生產國是巴西、印度和中國。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主要用于制糖。
甘蔗種植過程中施肥十分重要,其含糖量的高低與施肥有很大關系。長期以來,我國甘蔗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的問題,多施、濫施化肥現象十分嚴重。此外,市面上的肥料只注重肥料的肥力,而不注重土壤的改良以及甘蔗對肥料的吸收能力。而導致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氮肥釋放過快、揮發或流失掉,鉀肥易隨雨水流失,磷肥被土壤固定失效。
當前,因施肥造成甘蔗生產高投入、低產出、低效益,已成為制約我國甘蔗生產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為此,根據甘蔗營養代謝特性及蔗區土壤養分特性,開發適合旱地甘蔗使用的控緩釋放肥料,形成科學的養分配方及相適宜的施用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對增加旱地甘蔗產量和蔗糖分,降低生產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甘蔗專用復混肥料,以解決上述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甘蔗專用復混肥料。本發明的甘蔗專用復混肥料,配方合理,不僅能滿足甘蔗生長的大量營養元素,改善土壤結構,肥效顯著且持久,而且有利于甘蔗吸收,增強甘蔗的抗病能力,促進甘蔗生長,提高甘蔗的產糖量。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甘蔗專用復混肥料,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尿素20-40份、鈣鎂磷肥10-20份、磷酸二氫鉀10-20份、甘蔗渣10-20份、磷酸鈣5-15份、磷酸二銨5-15份、氯化鉀5-15份、硫酸鎂3-9份、硫酸鋅4-10份和硼砂4-8份。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尿素30份、鈣鎂磷肥15份、磷酸二氫鉀15份、甘蔗渣15份、磷酸鈣10份、磷酸二銨10份、氯化鉀10份、硫酸鎂6份、硫酸鋅7份和硼砂6份。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上述甘蔗專用復混肥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市場前景廣闊,適合規模化生產。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甘蔗專用復混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取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尿素20-40份、鈣鎂磷肥10-20份、磷酸二氫鉀10-20份、甘蔗渣10-20份、磷酸鈣5-15份、磷酸二銨5-15份、氯化鉀5-15份、硫酸鎂3-9份、硫酸鋅4-10份和硼砂4-8份,混合均勻后,粉碎,過篩,造粒,即得到所述甘蔗專用復混肥料。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數為:尿素30份、鈣鎂磷肥15份、磷酸二氫鉀15份、甘蔗渣15份、磷酸鈣10份、磷酸二銨10份、氯化鉀10份、硫酸鎂6份、硫酸鋅7份和硼砂6份。
進一步,所述過篩的目數為40-60目。
進一步,所述造粒的粒徑為10-20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鄂中肥業有限公司,未經廣西鄂中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946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