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水庫壩體損傷探測方法及電子設備有效
申請號: | 201810990646.7 | 申請日: | 2018-08-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878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發明(設計)人: | 李全生;趙驚濤;李鵬;曹志國;龐義輝;方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G01S13/88 | 分類號: | G01S13/88;G01S13/89;G01V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崔華 |
地址: | 10001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水庫 損傷 探測 方法 電子設備 | ||
1.一種地下水庫壩體損傷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地下水庫壩體的探地雷達信號,所述探地雷達信號攜帶壩體內部的連續分層界面、以及不連續體的電參數信息;
對獲取的探地雷達信號預處理,得到包括反射波與繞射波的探地雷達預處理數據;
分離出所述探地雷達預處理數據中的繞射波;
對分離出的繞射波進行角度域補償,得到初次探地雷達繞射波成像道集;
拉平所述初次探地雷達繞射波成像道集中的繞射波信號,獲得探地雷達信號的偏移速度模型;
對分離出的繞射波信號使用所述偏移速度模型再次進行角度域補償,得到最終的探地雷達的最終繞射波成像道集,并沿著所述最終繞射波成像道集中的角度維度疊加,得到繞射波聚焦成像結果;
所述進行角度域補償,具體包括:
采用如下角度域補償公式進行補償:
其中,M為繞射波多路徑聚焦結果,x為地下水庫壩體內部的任意成像點位置,s為探地雷達激發源數目,α為傾角,TD為補償系數,形式如下:
其中,λ表示探地雷達信號波長;
R(x,α)為角道集成像公式,形式如下:
R(x,α)=∫∫δ(θ-α)δ(t-t0)u(r,t)drdtdθ,
其中,δ為狄拉克函數,θ,t0分別為根據速度模型進行射線追蹤計算出的角度參數和走時參數,u(r,t)為所述探地雷達預處理數據中的繞射波數據,r,t分別對應于探地雷達接收道的橫坐標和采集時間;
所述拉平所述初次探地雷達繞射波成像道集中的繞射波信號,獲得探地雷達信號的偏移速度模型,具體包括:
掃描多個不同的偏移速度,并對不同的偏移速度所對應的曲線的繞射波信號進行求和,獲得最大繞射波求和值;
使用所述最大繞射波求和值對應的偏移速度,代入所述角度域補償公式的角道集成像公式R(x,α),拉平所述初次探地雷達繞射波成像道集中的繞射波信號,獲得探地雷達信號的偏移速度模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庫壩體損傷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線采用如下方式計算:
將所獲取的當前偏移位置的橫坐標、繞射點真實位置的橫坐標、初始繞射點深度、傾角以及預設的初始偏移速度代入角度域繞射波速度分析公式,得到關于繞射波偏移速度與傾角為α時的繞射點深度的關系曲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庫壩體損傷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域繞射波速度分析公式為:
其中,z0為初始繞射點深度,z(α)為傾角為α時的繞射點深度,ρ=xm-xd,xm為當前偏移位置的橫坐標,xd為繞射點真實位置的橫坐標,γ=vm/v0為繞射波偏移速度νm與初始偏移速度ν0的比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未經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9064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