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87727.1 | 申請日: | 201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0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單增海;胡小冬;杜孝杰;周希;朱濤;繆加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D1/36 | 分類號: | B66D1/36;B66D1/2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鄒丹;顏鏑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絲繩 張緊力 控制電流 張緊機構 溢流閥 預緊力 加載 起升 施加 工程機械領域 控制器控制 下落狀態 有效控制 離合器 閉合 收放繩 卷揚 收繩 張緊 馬達 | ||
1.一種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當所述收放繩卷揚(2)處于起升狀態,判斷鋼絲繩(3)吊重量產生的拉力和自身重量產生的拉力之差是否不小于設定的最小張緊力;
若鋼絲繩(3)吊重量產生的拉力和自身重量產生的拉力之差小于設定的最小張緊力,則閉合張緊機構(4)的離合器(6);
計算張緊機構(4)所需要施加給鋼絲繩(3)的理論張緊力;
調節所述張緊機構(4)對所述鋼絲繩(3)施加的張緊力,使之等于計算得到的理論張緊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所述張緊機構(4)對所述鋼絲繩(3)施加的張緊力,使之等于計算得到的理論張緊力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計算得到的理論張緊力計算所述張緊機構(4)的溢流閥(10)的控制電流理論值;
采用控制器(9)控制所述溢流閥(10)的控制電流大小,使之等于計算得到的控制電流理論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公式計算鋼絲繩(3)的吊重量產生的拉力F1:
F1=t/n;其中,t為吊重量,n為鋼絲繩倍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公式計算鋼絲繩(3)自身重量產生的拉力F2:
F2=mhg sin θ;其中,h為臂長;θ為變幅角度;m為每單位鋼絲繩(3)的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公式計算張緊機構(4)所需要施加給鋼絲繩(3)的理論張緊力F:
F=F3-(F1-F2);其中,F3為設定的最小張緊力。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步驟計算所述溢流閥(10)的控制電流理論值:
計算溢流閥(10)的壓力值P2:其中,P1為張緊馬達(5)的供油壓力,d為卷筒組件中主動卷筒的直徑,V為所述張緊機構(4)的張緊馬達(5)的排量,i為馬達轉速與所述主動卷筒轉速之比;
根據溢流閥(10)的壓力值P2與控制電流特征曲線計算所述溢流閥(10)的控制電流A:A=f(P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所述張緊機構(4)對所述鋼絲繩(3)施加的張緊力,使之等于計算得到的理論張緊力的步驟包括:
控制張緊機構(4)的張緊馬達的排量,以使得張緊機構(4)對所述鋼絲繩(3)施加的張緊力等于計算得到的理論張緊力;其中,所述張緊機構(4)的張緊馬達(5)為變量馬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步驟閉合所述張緊機構(4)的離合器(6):
控制與所述離合器(6)連接的控制閥(12)的閥位,以使得液壓油通過所述控制閥(12)閉合所述離合器(6)。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閥(10)包括電比例溢流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機構(4)被構造為:若所述離合器(6)處于閉合狀態,所述張緊機構(4)能夠對所述鋼絲繩(3)施加張緊力;若所述離合器(6)處于脫開狀態,所述張緊機構(4)不能對所述鋼絲繩(3)施加張緊力。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繩預緊力加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機構(4)設于所述收放繩卷揚(2)和伸縮臂端部的滑輪組(13)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877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