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壩后凈水漫流壩的構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82662.1 | 申請日: | 2018-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6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海亮;武松宇;齊鵬飛;管婧;葉亞熙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7/20 | 分類號: | E02B7/20 |
| 代理公司: | 江蘇銀創律師事務所 32242 | 代理人: | 李挺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凈水 護堤 閘壩 蓄水溝 微生物 凈水層 蓄水 構建 水位 基質置換 凈水成本 凈水系統 凈水效率 排布方式 使用壽命 攔水壩 水排放 引水渠 上游 基質 聯通 附著 上鋪 河流 凈化 節約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壩后凈水漫流壩的構建方法,包括閘壩,所述閘壩將河流分為蓄水段和凈水段;所述蓄水段水位高出凈水段水位至少三米;所述凈水段設有梯形護堤;所述梯形護堤上鋪設有微生物凈水層;所述梯形護堤上設有蓄水溝;所述蓄水溝一端通過引水渠與閘壩上游的蓄水段聯通;所述蓄水溝另一端設有攔水壩;所述蓄水溝能夠將閘壩上游的水排放至護堤表面,并使得水在經過微生物凈水層凈化后進入閘壩下游的凈水段。本設計采用微生物梯度附著吉之島排布方式能顯著提高凈水效率和節約凈水成本,后期可將護堤底部的基質與上部基質置換,提高了凈水系統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凈化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河流污水整體凈化的壩后凈水漫流壩的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河流的閘壩前后有著較大的水位落差,這些水的勢能在規模較大的河流里會被應用于水利發電,而在中小型河流中由于成本等客觀原因,這種潛在能源往往由于忽視而被浪費。目前國內關于壩后區域利用水的勢能與漫流結合從而完成水體凈化的技術尚為空白。該項技術應用自然清潔能源,潔凈環保,無次生污染發生,但其僅能應用于閉閘期間壩前壩后水位落差較大時,而在開閘期水位落差較小時不能發揮其正常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出改進方案或者替換方案,尤其是一種提高河流凈水效率和節約凈水成本的改進或者替換方案。
該技術主要針對中小型受污染河流,所采用的微生物梯度附著基質的排布方式能顯著提高凈水效率和節約凈水成本,后期課將護堤底部的基質與上部基質置換,提高了該凈水系統的使用壽命。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種壩后凈水漫流壩的構建方法,包括閘壩,其特征在于,所述閘壩上游為蓄水段,且能夠使得閘壩上游水位高于閘壩下游水位3米;所述閘壩下游起始處依托河堤設有梯形護堤;所述護堤上設有蓄水溝;所述蓄水溝通過引水渠與閘壩上游聯通;所述蓄水溝底部高于閘壩下游平均水位1米;所述護堤上平鋪設置有微生物凈水層;所述蓄水溝內的水能夠在經過護堤凈化后進入閘壩后河道。
首先,本方案設計了閘壩,將河流的水進行截斷,同時抬高上游水位,使得閘壩前水位高于閘壩后水位3米,形成水位落差,提供動力,然后凈水部分設置在閘壩后的堤壩上,節約了空間,通過在堤壩上設置蓄水溝,將閘壩前未經處理的水引流至護堤上面,護堤高約1米,這樣蓄水溝底部高出閘壩后水位約1米,當蓄水溝內的水漫流出蓄水溝時,進入護堤,護堤上設有微生物凈水層,壩前水經過凈化后流入閘壩后河道。
一種壩后凈水漫流壩的構建方法,包括閘壩,其特征在于,所述閘壩將河流分為蓄水段和凈水段;所述蓄水段水位高出凈水段水位至少三米;所述凈水段設有梯形護堤;所述梯形護堤上鋪設有微生物凈水層;所述梯形護堤上設有蓄水溝;所述蓄水溝一端通過引水渠與閘壩上游的蓄水段聯通;所述蓄水溝另一端設有攔水壩;所述蓄水溝能夠將閘壩上游的水排放至護堤表面,并使得水在經過微生物凈水層凈化后進入閘壩下游的凈水段。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壩后凈水漫流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渠上設有電動閘閥,所述電動閘閥用于控制引水渠與蓄水段的聯通。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壩后凈水漫流壩,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溝面向河流一側的高度低于遠離河流一側的高度,使得蓄水溝內的水能夠通過漫流的方式進入微生物凈水層。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壩后凈水漫流壩,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溝面向河流一側設有至少一個放水閘,使得蓄水溝內的水能夠通過放水閘進入微生物凈水層。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壩后凈水漫流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凈水層包括微生物梯度附著基質和具有除氮功能的原位微生物;所述微生物凈水層平鋪在護堤上,且護堤上部鋪設厚度大于護堤底部鋪設厚度,并且用高強度鐵絲網覆蓋固定。
進一步,根據上述設計方案所述壩后凈水漫流壩,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堤設置在閘壩下游兩側,且蓄水溝與護堤圍堰平行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826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凝土面板缺陷修復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閘門底檻安裝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