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機理研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79059.8 | 申請日: | 2018-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429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鄧冠前;郝桂友;呂瑛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96901部隊22分隊 |
| 主分類號: | G01R31/04 | 分類號: | G01R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鑫 |
| 地址: | 10009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連接器 失效機理 故障原因 關鍵特征 環境應力 間歇故障 失效分析 試驗系統 試驗 故障診斷領域 梳理 敏感性分析 典型故障 故障影響 接觸電阻 研究對象 斷路 瞬態 研究 分析 制定 監測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機理研究方法,屬于電連接器故障診斷領域,包括如下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梳理電連接器間歇故障模式;分析故障影響因素和故障原因;通過敏感性分析,找出主要環境應力和關鍵特征參數;搭建試驗系統,制定試驗方案;開展試驗,對電連接器接觸電阻和瞬態斷路進行監測;對電連接器間歇故障進行失效分析,開展失效機理研究。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該方法便于梳理出典型故障模式,準確找出故障原因,選出主要環境應力和關鍵特征參數,指導如何搭建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激勵試驗系統、制定試驗方案、失效分析步驟,從而為深入分析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機理奠定了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連接器失效機理研究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機理研究方法,屬于電連接器故障診斷領域。
背景技術
電連接器是一種重要部件,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通信等領域,用于實現電信號的傳輸和控制以及電子與電氣設備之間的電連接,其可靠性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安全與穩定。因此,國內外對其可靠性非常關注。為了提高電連接器的可靠性,美國從二戰時期就開始對電連接器的設計、制造和試驗規范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制訂了美軍標MIL-STD-1344“電連接器可靠性試驗方法”用于指導電連接器可靠性試驗,采用熱循環或機械應力等單應力開展試驗來研究其可靠性,通過質保體系來保證其可靠性,并建立電連接器接觸可靠性模型,定量評估電連接器在不同環境應力下的可靠性。日本、前蘇聯、法國和德國等國家也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通過開展可靠性試驗、可靠性模型、失效機理層面等研究了電連接器的可靠性問題。國內方面,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電連接器可靠性試驗研究,并于2006年制訂并頒布了GJB/Z108A“電子裝備非工作狀態可靠性預計手冊”,GJB1217A“電連接器試驗方法”。另外,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工信部電子五所、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北航、哈工大、北郵、河北工業大學等單位研究了電連接器可靠性與壽命模型、故障模式、檢測方法等。
然而,由于電連接器屬于接插件,插頭與插座之間在外力作用下存在一定的相對運動(蠕動),且電連接器通常為非密封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尤其是在野外機動運輸過程中,其性能容易受到溫度、濕度、振動、沖擊,以及塵土和鹽霧等環境應力的影響,從而出現(電氣、絕緣)接觸不良等間歇失效。目前,國內外針對電連接器間歇失效的研究相對較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蔡珍等人通過構建自適應滑模觀測器對航空電連接器間歇性失效檢測方法進行了研究。失效機理研究是其檢測與診斷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深入分析其失效機理,才能避免檢測和診斷的盲目性。目前,在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機理研究幾乎處于空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機理研究方法,為開展電連接器間歇故障檢測與診斷提供技術支撐。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機理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取典型的電連接器,確定研究對象。
步驟二,收集電連接器故障數據,梳理電連接器的間歇故障模式。
步驟三,分析引發電連接器間歇故障的影響因素。
步驟四,根據現場失效數據,分析電連接器間歇失效原因。
步驟五,根據電連接器間歇失效原因,對環境與工作應力進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引發故障的主要應力和關鍵特征參數。
步驟六,依據找出的故障應力,搭建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激勵試驗系統。
步驟七,制定電連接器間歇失效試驗方案。
步驟八,開展電連接器間歇失效激勵試驗,對電連接器接觸電阻和瞬態斷路進行監測。
步驟九,重新插拔,檢查故障是否消失,如故障狀態保持不變,則為永久故障,反之為間歇故障。
步驟十,對于電連接器間歇故障進行失效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96901部隊22分隊,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96901部隊22分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7905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