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集成設備及應用智能集成設備的折彎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78246.4 | 申請日: | 2018-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653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童勤峰;王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欣達(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5/06 | 分類號: | B21D5/06;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盛飛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郭揚部 |
| 地址: | 315113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集成 設備 應用 折彎 方法 | ||
1.應用智能集成設備的折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識別工件的類別;
調用與工件相對應的下模組件、折彎參數;
抓取工件至預對位工作臺;
測量工件中第一折彎部位、第二折彎部位的長度尺寸;
根據工件的第一折彎部位、第二折彎部位的長度尺寸增減下模,使下模組件的長度與工件的第一折彎部位、第二折彎部位的長度匹配;
用后擋指作為基準面確定第一折彎部位的多個折彎線,使所述工件沿第一折彎部位中的多個折彎線依次折彎;使工件調頭,用前擋指作為基準面確定第二折彎部位中的多個折彎線并使所述工件沿第二折彎部位中的多個折彎線依次折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智能集成設備的折彎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
檢測工件中中間部位的長度尺寸;
根據工件中中間部位的長度尺寸增減下模,使下模組件的長度與工件中中間部位的長度尺寸匹配;
分別用后擋指、前擋指作為基準面確定中間部位中的多個折彎線并使所述工件沿中間部位中的多個折彎線依次折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智能集成設備的折彎方法,其特征在于:識別工件類別時,對工件進行紅外線拍照,采集工件的特征點及工件邊緣線形來識別工件類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智能集成設備的折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后擋指、前擋指作為基準面之前,通過位移傳感器獲取工件的尺寸偏差,并根據工件的尺寸偏差調整前擋指、后擋指的相對位置。
5.智能集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視覺單元,用于識別工件的類別;
控制器,用于控制調用多種下模組件以及多種折彎參數;
抓手,用于抓取工件并推送工件至預對位工作臺;
位移傳感器,用于測量工件中第一折彎部位、第二折彎部位和中間部位的長度尺寸;
機械手,用于撥模以增減下模進而改變下模組件的長度;
折彎設備,具有前擋指和后擋指,并以前擋指、后擋指作為工件折彎的基準面確定第一折彎部位和第二折彎部位中的多個折彎線,并使工件沿第一折彎部位和第二折彎部位中的多個折彎線折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集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視覺單元用于對工件進行紅外線拍照進而采集工件特征點及工件邊緣線形來識別工件的類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集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預存有設定的工件尺寸參數,所述控制器接收位移傳感器測量的工件尺寸進而獲取工件的尺寸偏差。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集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組件由多個下模組拼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欣達(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欣達(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7824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