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通信開放平臺的借貸信息審核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72670.8 | 申請日: | 2018-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149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龍華;陳婷婷;陳連增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集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2 | 分類號: | G06Q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李相雨 |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審核 短信 信息審核 畫像 開放平臺 用戶基本信息 銀行卡信息 基本信息 身份信息 審核結果 手機號碼 驗證通過 用戶標簽 用戶短信 用戶接收 可信度 通信 標簽 申請 | ||
本發明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基于通信開放平臺的借貸信息審核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對申請貸款的用戶,在對該用戶的身份信息、手機號碼和銀行卡信息驗證通過后,根據用戶接收到的短信進行用戶畫像,由用戶畫像得到的該用戶的標簽對該用戶近期是否存在多重借貸進行判斷。自動對用戶進行基本信息的審核,提高了審核效率和審核的準確性。用戶短信反應了用戶的實際借貸行為,通過基于用戶的短信進行用戶畫像得到的用戶標簽對用戶是否存在多重借貸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反應了用戶近期的實際借貸行為。將對用戶基本信息的審核和根據用戶的短信進行短信畫像結合,不僅提高了審核效率,也提高了對借貸信息審核的可信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自動化借貸審核和大數據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通信開放平臺的借貸信息審核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網貸平臺能夠為個人提供小額貸款,然而,很多網貸平臺提供小額貸款的門檻低,例如,很多網貸平臺僅要求用戶提交身份證即可辦理貸款。然而,僅通過身份證很難對借款人身份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準確的核驗,所以在網貸平臺很容易出現假冒身份注冊賬戶申請貸款的事情。
造成網貸平臺出現假冒身份注冊賬戶申請貸款的主要原因包括:貸款人的身份資質審查采用人工審核,業務人員為了完成指標,會主動放水,導致大量沒有資質的人員通過審核,導致重復授信、“被貸款”、騙貸、平臺壞賬等風險;網貸平臺之間對同一借款人的借款信息還沒有實現數據共享,這就可能出現同一借款人在多家平臺同時借款,不僅容易誘導過度消費,更為恐怖的是過大的負債額度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比較嚴重。
在實現本發明實施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的網貸平臺對借貸人的信息進行人工審核,效率低且容易重復授信,另一方面,由于數據不共享,無法分析用戶實際的借貸行為。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現有的網貸平臺對借貸人的信息進行人工審核,效率低且容易重復授信,另一方面,由于數據不共享,無法分析用戶實際的借貸行為的問題。
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通信開放平臺的借貸信息審核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戶申請貸款的請求信息后,獲取所述用戶的身份信息、手機號碼和銀行卡信息,對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機號碼和所述銀行卡信息進行驗證;
若對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機號碼和所述銀行卡信息驗證通過,則獲取由所述手機號碼對應的終端接收到的短信,根據對應于所述手機號碼的短信對所述用戶進行用戶畫像,得到與所述用戶的借貸歷史信息有關的標簽;
根據與所述用戶的借貸歷史信息有關的標簽判斷所述用戶在設定時間段內是否存在多重借貸記錄,若是,則對所述用戶申請貸款審核不通過。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通信開放平臺的借貸信息審核裝置,包括:
驗證模塊,用于接收到用戶申請貸款的請求信息后,獲取所述用戶的身份信息、手機號碼和銀行卡信息,對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機號碼和所述銀行卡信息進行驗證;
標簽生成模塊,用于若對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手機號碼和所述銀行卡信息驗證通過,則獲取由所述手機號碼對應的終端接收到的短信,根據對應于所述手機號碼的短信對所述用戶進行用戶畫像,得到與所述用戶的借貸歷史信息有關的標簽;
審核模塊,用于根據與所述用戶的借貸歷史信息有關的標簽判斷所述用戶在設定時間段內是否存在多重借貸記錄,若是,則對所述用戶申請貸款審核不通過。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至少一個處理器、至少一個存儲器、通信接口和總線;其中,
所述處理器、存儲器、通信接口通過所述總線完成相互間的通信;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該電子設備和終端的通信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集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集微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726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