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和電動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71205.2 | 申請日: | 2018-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586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郭姿珠;謝靜;馬永軍;易觀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25 | 分類號: | H01M10/0525;H01M10/0562;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電池 及其 制備 方法 電動 車輛 | ||
1.一種鋰離子電池,包括正極、負極以及位于正極和負極之間的復合固態電解質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固態電解層包括正極側固態電解質層、負極側固態電解質層和夾設在所述正極側固態電解質層和負極側固態電解質層之間的中間層固態電解質層;所述正極側固態電解質層、負極側固態電解質層和中間層固態電解質層均含有第一無機固態電解質,所述中間層固態電解質層還包括第二無機固態電解質;
所述第一無機固態電解質選自化學式為x1Li2X-(100-x1)P2X5的固態電解質中的一種或多種,其中,70≤x1≤85,且x1為整數,X=O、S、Se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第二無機固態電解質選自鋰磷氧氮固態電解質、NASICON型固態電解質和化學式為Li10±1MA2N12的固態電解質中的一種或多種,其中,M為Si、Ge、Sn、B中的一種或多種,A為P/或As,N為O、S、Se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正極側固態電解質層、負極側固態電解質層和中間層固態電解質層的厚度之比為10-80:10-80:10-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鋰離子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無機固態電解質選自70Li2X-30P2X5、75Li2X-25P2X5、80Li2X-20P2X5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化學式為Li10±1MA2N12的固態電解質選自Li10SnP2S12、Li10GeP2S12、Li10SiP2S12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鋰磷氧氮固態電解質選自玻璃態的鋰磷氧氮固態電解質、陶瓷態的鋰磷氧氮固態電解質和玻璃陶瓷態的鋰磷氧氮固態電解質中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NASICON型固態電解質選自Li1+x4Bx4T2-x4(PO4)3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 B為Al,Cr,Ga,Fe,Sc,In,Lu,Y,La中的一種或多種,T為Ti和或Ge,0≤x4≤2。
4.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鋰離子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NASICON型固態電解質選自Li1.3Al0.3Ti1.7(PO4)3、Li1.5Cr0.5Ti1.5(PO4)3、Li1.5Al0.5Ge1.5(PO4)3、Li1.5Al0.4Cr0.1Ge1.5(PO4)3中的一種或多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鋰離子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包括負極活性材料,所述負極活性材料為金屬鋰或鋰合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鋰離子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固態電解質層的厚度為1μm-100μ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鋰離子電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間層固態電解質層中,所述第二無機固態電解質占中間層固態電解質層總重量的1%~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7120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環保新型線路板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