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玻璃計數設備及計數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67517.6 | 申請日: | 2018-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06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俞斌;陳清發;林永安;楊軍鋒;曾善丁;王佳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耀集團(上海)汽車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3/04 | 分類號: | G07C3/04;G06M1/10;G06M1/2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814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邊部 光接收元件 光轉換元件 漫反射光線 計數設備 光源提供 入射光 掃描 技術效果 計數效率 掃描裝置 發射 返回 轉換 準確率 光源 應用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玻璃計數設備及計數方法,該設備的掃描裝置包括光源、光轉換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光轉換元件將光源提供的掃描入射光轉換后發射至待計數玻璃的邊部;再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由待計數玻璃的邊部返回的漫反射光線,并根據該漫反射光線的信息進行計數。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玻璃計數設備及計數方法,能夠由光轉換元件對光源提供的掃描入射光進行轉換后發射至待計數玻璃的邊部,并通過光接收元件根據待計數玻璃的邊部返回的漫反射光線的信息進行計數,從而能夠在不影響待計數玻璃的外觀和實際應用的前提下,達到提高計數效率和準確率的技術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玻璃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玻璃計數設備及計數方法。
背景技術
玻璃是由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制成的,普通的玻璃通常為無色透明狀,且質地較脆。隨著科技的發展,通過在普通玻璃制備原料中混入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制成有色玻璃,以及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制成鋼化玻璃,使得玻璃的種類多樣化,應用更加廣泛。
通常玻璃可作為鏡子,以及為建筑物、車輛等進行隔風透光。以應用于車輛的玻璃為例,生產制造廠商按照客戶的訂單完成玻璃的生產制造,并對所生產制造的玻璃進行計數,以對應客戶的訂單量。傳統的玻璃計數方法通常是由人工一片或多片疊加記錄玻璃的片數,或通過稱量玻璃的總重量,采用總重量與單片玻璃的重量進行比較,計算出玻璃的片數。其中,人工計數的方法效率低下,費時費力易出錯;而稱重法需要對玻璃進行搬運,搬運的過程易發生擦痕和劃痕,同時每片玻璃的重量具有一定的差異,使得計算結果與實際片數不相等。現有技術中,通過超聲波測量玻璃的厚度,再由總的玻璃厚度與單片玻璃的厚度進行比較,計算出玻璃的片數,或通過齒輪傳動的方法對每片玻璃進行標記,以確定玻璃的片數。
雖然現有的超聲測厚度法和齒輪傳動標記計數法,能夠避免計數不準確、計數效率低的問題。但是,利用超聲波測玻璃厚度時,會在玻璃厚度方向上涂覆耦合劑,以及齒輪傳動標記法也會使得每片玻璃上留下標記,這將影響玻璃的外觀,甚至影響玻璃的使用。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玻璃計數設備及計數方法,能夠使得玻璃計數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以及較高的計數效率,同時不影響玻璃的外觀和實際應用。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玻璃計數設備,包括:掃描裝置;
所述掃描裝置包括光源、光轉換元件和光接收元件;
所述光源用于提供掃描入射光;所述光轉換元件將所述掃描入射光轉換后發射至待計數玻璃的邊部;所述光接收元件獲取所述待計數玻璃的邊部返回的漫反射光線,并根據所述漫反射光線的信息進行計數。
可選的,所述光接收元件包括波形轉換模塊;
所述波形轉換模塊用于將所述漫反射光線的信息轉化為數字波形信息進行顯示;所述光接收元件用于根據所述數字波形信息進行計數。
可選的,所述光轉換元件包括多棱鏡和馬達;所述多棱鏡位于所述馬達上;
所述多棱鏡將接收的所述光源提供的掃描入射光折射,并在所述馬達的帶動下旋轉,轉換為掃描光束,發射至所述待計數玻璃的邊部。
可選的,所述光源包括激光二極管。
可選的,所述設備還包括:玻璃放置裝置;
所述玻璃放置裝置用于放置所述待計數玻璃,并將所述待計數玻璃的邊部露出,以供所述掃描裝置進行掃描計數。
可選的,所述設備還包括:顯示裝置;
所述顯示裝置與所述掃描裝置連接,用于接收所述掃描裝置對所述待計數玻璃進行計數的結果,并將所述計數結果進行顯示。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用于上述玻璃計數設備的玻璃計數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耀集團(上海)汽車玻璃有限公司,未經福耀集團(上海)汽車玻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675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