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67428.1 | 申請日: | 2018-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486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夏興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0 | 分類號: | H01L33/00;H01L33/52;H01L27/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機 發光二極管 顯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顯示裝置。該制作方法包括:在生長基板上生長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多個膜層;對多個膜層進行圖案化處理,以得到若干第一結構和包圍所有第一結構的第二結構,其中,第一結構用于形成無機發光二極管;將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設置于膜層遠離生長基板的一側;通過在第二結構與陣列基板之間設置封裝材料進行封裝。通過本發明,能夠提升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良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無機發光二極管(I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ILED)通常作為背光源用于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中,隨著顯示技術和無機發光二極管的發展,無機發光二極管作為像素應用于高分辨率顯示面板中,實現了一種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
但是,目前的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良率較低,因而,如何提高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良率,成為現有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顯示裝置,以提高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良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該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生長基板上生長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多個膜層;對所述多個膜層進行圖案化處理,以得到若干第一結構和包圍所有所述第一結構的第二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結構用于形成無機發光二極管;將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設置于所述膜層遠離所述生長基板的一側;通過在所述第二結構與陣列基板之間設置封裝材料進行封裝。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
該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包括:陣列基板;位于所述陣列基板一側的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多個膜層,其中,所述膜層包括若干第一結構和包圍所有所述第一結構的第二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結構用于形成無機發光二極管;位于所述陣列基板與所述第二結構之間的封裝材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第三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
該顯示裝置包括本發明提供的任意一種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顯示裝置,至少實現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生長基板上生長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多個膜層,對多個膜層進行圖形化處理后,得到用于形成無機發光二極管的若干第一結構,以及包圍所有第一結構的第二結構,然后將第二結構和被第二結構包圍的所有第一結構共同轉移在陣列基板,與現有技術制作方法中分別拾取和轉移各個無機發光二極管相比,能夠降低損壞無機發光二極管的概率,提高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良率,并且在第二結構與陣列基板之間設置封裝材料實現對第一結構的封裝,在封裝之后進行的制程不會影響到第一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進一步提高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良率。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被結合在說明書中并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且連同其說明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圖1是現有技術中提供的一種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制作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提供的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提供的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的制作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674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