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67218.2 | 申請日: | 2018-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619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宗偉;鄭澤源;張軍;周榮生;鄭劍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組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背光模組包括:基板層;光源層,位于基板之上,光源層包括呈陣列分布的多個mini LED;混光層,位于光源層遠離基板層的一側,混光層包括第一混光層,第一混光層包括多個混光結構,每個mini LED對應多個混光結構;其中,混光結構包括靠近光源層一側的第一表面和遠離光源層一側的第二表面,在混光結構中,第一表面向遠離光源層的方向凸起,和/或第二表面向靠近光源層的方向凸起。本發明能夠提高背光整面亮度的均勻度,從而能夠改善背光模組滿天星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迷你LED(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迷你發光二極管,即mini LED)是一種小尺寸的LED。近年來,由于可實現局部背光驅動功能,并具有高對比度、高亮等優勢,得到各大廠商積極開發。mini LED應用在背光模組中可做面光源使用,無需導光板、反射片等結構,有利于背光模組厚度的減薄。
mini LED作為面光源使用時,由于制作成本和工藝的限制,在相鄰的mini LED之間會存在間隙。mini LED發光時,mini LED正面光強較強,呈亮區,而相鄰的mini LED之間的間隙由于沒有發光體,光強較弱,會呈現暗區。導致mini LED面光源實際顯示時存在亮暗相間的滿天星問題,影響背光模組整面均勻白畫面顯示效果。
因此,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顯示效果的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解決了提高顯示效果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基板層;
光源層,位于基板之上,光源層包括呈陣列分布的多個mini LED;
混光層,位于光源層遠離基板層的一側,混光層包括第一混光層,第一混光層包括多個混光結構,每個mini LED對應多個混光結構;其中,
混光結構包括靠近光源層一側的第一表面和遠離光源層一側的第二表面,在混光結構中,第一表面向遠離光源層的方向凸起,和/或第二表面向靠近光源層的方向凸起。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本發明提供的任意一種背光模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至少實現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中,在光源層之上設置混光層,混光層包括第一混光層,第一混光層包括多個混光結構,每個mini LED對應多個混光結構。混光結構能夠增大miniLED的發光角度,每個mini LED對應多個混光結構,則一個mini LED發出的光線經多個混光結構后出射,增大發光角度的同時,保證光線在多個方向的出射和混光,使得出射的光線更加均勻。本發明的設計能夠增大光源中mini LED的發光角度,從而減小mini LED的混光距離,提高光線出射后背光整面亮度的均勻度,從而能夠改善背光模組滿天星的問題,提高背光模組整面均勻白畫面顯示效果。
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術效果。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被結合在說明書中并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且連同其說明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組膜層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可選實施方式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6721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鐵橋的LCD背光源鐵殼
- 下一篇:顯示屏組件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