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61024.1 | 申請日: | 2018-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98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蘭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源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D3/04 | 分類號: | C25D3/04;C25D5/48;C23C8/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涂層 氯化銨 氮化 次表層 擴散層 碳化物 硬化層 制備 面心立方結構 活性氮原子 界面結合力 抗腐蝕性能 納米級合金 耐磨性 針狀 表面致密 斷裂韌性 結構呈現 界面應力 滲氮處理 梯度變化 涂層使用 表面鍍 氮化物 鈍化膜 過飽和 心部 去除 擴散 | ||
1.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涂層由外至內依次包括表面鍍Cr的CrNx硬化層、次表層擴散層、心部的基體;所述的CrNx硬化層主要由面心立方結構的CrNx相組成;所述的次表層擴散層主要由含氮過飽和的α-Fe相、碳化物、納米級合金氮化物和針狀或帶狀γ′-Fe4N相組成;所述的基體主要由α-Fe相和碳化物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還含有一定量的碳化物,或者所述基體是其他的金屬或非晶基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鍍Cr的CrNx硬化層中還含有少量的Cr和Cr2N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鍍Cr的CrNx硬化層的厚度為0.005~1.0mm,次表層擴散層厚度為0.01~0.5mm,復合涂層總厚度為0.015~1.5mm。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對鋼基體進行鍍鉻處理,制備一定厚度的金屬Cr層,然后在Cr層表面平鋪一定厚度的氯化銨粉體,預熱,去除Cr層表面鈍化膜,緊接著通入氨氣滲氮,使得Cr層轉變成CrNx層,臨近CrNx層的鋼基體轉變成含氮過飽和的擴散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將鋼樣品拋光至粗糙度≤0.1μm,進行預洗、中間清洗、電解清洗、吹干后,將清洗干燥的樣品進行電鍍,制得電鍍Cr樣品;
(2)將電鍍Cr樣品置于氮化爐中,在鍍Cr層表面預置厚度小于5mm的氯化銨粉末,預熱并保溫后,通入氨氣、氫氣和氮氣,調節制備得到復合涂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經過電鍍Cr處理后,電鍍層的厚度為0.005~1.0mm,硬度為400~900HV。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電鍍Cr層經滲氮轉變成CrNx層,CrNx層厚度為0.005~1.0mm,硬度為1000HV~2000HV。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電鍍中電解液包括200~250g/L鉻酐、2.0~2.5g/L硫酸和3.0~6.0g/L三價鉻,電流密度為50~90A/dm2,電鍍溫度為50~70℃。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氯化銨助滲的Cr/氮化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預熱溫度為350~500℃,保溫時間小于5h,滲氮溫度為450~750℃,氮化時間1h~40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源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源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6102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