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葡萄園中養(yǎng)殖蚯蚓的方法以及蚯蚓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958150.1 | 申請日: | 2018-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353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蘇叢;苗如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叢;蚌埠市菌綠康菌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 地址: | 233070 安徽省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蚯蚓 葡萄樹 分離裝置 葡萄藤 葡萄園 遮陽 養(yǎng)殖 葡萄藤架 蚯蚓接種 蚯蚓床 構建 糞便 制備 空閑 土壤 收獲 種植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葡萄園中養(yǎng)殖蚯蚓的方法以及蚯蚓分離裝置,包括以下步驟:(1)構建葡萄藤架:(2)種植葡萄藤:(3)制備蚯蚓床:(4)蚯蚓接種:(5)收獲蚯蚓;通過在葡萄藤下養(yǎng)殖蚯蚓,解決了現(xiàn)有葡萄樹之間空閑地存在浪費的情況,葡萄樹能夠為蚯蚓遮陽,節(jié)省了人工遮陽的費用,實現(xiàn)經濟價值的提升,蚯蚓產生的糞便能夠為葡萄樹提高肥沃的土壤,進而提高葡萄樹的產量。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農業(yè)養(yǎng)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葡萄園中養(yǎng)殖蚯蚓的方法以及蚯蚓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在我國,人工養(yǎng)殖蚯蚓工作是一項新興的事業(yè),它能作為畜、禽、魚類等養(yǎng)殖的蛋白質飼料,可以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培育地力,還能處理城市有機垃圾,化廢為肥,消除有機廢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蚯蚓的用途很廣,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并且隨著其新的利用價值不斷地被開發(fā),特別是提煉蚓激酶能夠有效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現(xiàn),使國內外蚯蚓需求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市場價格也逐年上升。
葡萄的種植行距一般較大,使葡萄園的種植目前存在空閑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問題,在土地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充分利用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葡萄藤下養(yǎng)殖蚯蚓,既能夠合理利用空閑地,蚯蚓產生的糞便又能夠改良土壤,使葡萄藤生長更加茂盛,結出的葡萄又大又甜,現(xiàn)有技術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在葡萄藤下養(yǎng)殖蚯蚓的先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葡萄園中養(yǎng)殖蚯蚓的方法以及蚯蚓分離裝置,既能充分利用葡萄樹下的空閑地,又能肥沃土地,使葡萄樹長得更旺盛,結出的葡萄又大又甜。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葡萄園中養(yǎng)殖蚯蚓的方法以及蚯蚓分離裝置,包括以下步驟:
(1)構建葡萄藤架:選擇肥沃深厚、疏松的土壤,土壤PH值為6.5-7.5,灌排水良好的地塊,將長為1.5-2m的水泥柱依次埋入地下,水泥柱插入地下的深度為0.2-0.4m,水泥柱之間的行距為2-3m,列距為1-2m;
(2)種植葡萄藤:將葡萄藤幼苗斜扦插種植在離水泥柱10-15cm的地方,種植深度為2-3cm,澆透水;
(3)制備蚯蚓床:在葡萄藤栽植后的第二年,在水泥柱的底部鋪上一層牛糞或豬糞制備蚯蚓床,所述蚯蚓床是橫截面為梯形的長條垅;
(4)蚯蚓接種:將蚓種投放到蚯蚓床中部,蚓種投放量為0.3-0.8kg/㎡,保持蚯蚓床的濕度在50-70%;
(5)收獲蚯蚓:經過30-40天的飼養(yǎng),蚯蚓長成,利用蚯蚓分離裝置將蚯蚓從蚯蚓床中分離出來。
進一步的,所述蚯蚓床之間設有寬0.3-0.8m的排水溝,所述蚯蚓床的兩側設有寬1.5-2m的人行道。
進一步的,所述蚯蚓分離裝置包括矩形機架以及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轉筒、設置在所述機架內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筒由第一轉筒、第二轉筒、第三轉筒焊接而成,所述第一轉筒表面均勻排布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轉筒表面均勻排布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轉筒與所述第二轉筒的交接處、所述第二轉筒與第三轉筒的交接處均套設有軌道圈,所述第三轉筒表面均勻排布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轉筒的出口端套接有喇叭口,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交叉設置在所述矩形機架內的橫向支撐板和縱向支撐板、設置在所述縱向支撐板上的電機,所述橫向支撐板的上表面兩端分別通過軸承座安裝有連軸,所述連軸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滾輪,所述矩形機架內側上表面通過底座設有與所述第一滾輪對應的第二滾輪,所述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均與所述軌道圈滾動連接,所述電機通過減速機與設置在所述連軸中部的傳動輪傳動連接,所述電機與設置機架的側邊上的控制器電性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連軸的左端對應所述軸承座與所述橫向支撐板之間設有第一墊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第二墊板。
進一步的,所述轉筒的長度在2.8m~3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叢;蚌埠市菌綠康菌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未經蘇叢;蚌埠市菌綠康菌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581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