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邊緣云構建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47461.8 | 申請日: | 2018-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85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賈寶軍;徐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16 | 分類號: | H04W28/16;H04L67/10;H04L67/1097;H04L61/50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張天舒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邊緣 構建 方法 系統 | ||
1.一種邊緣云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蜂窩網絡與邊緣云資源池的協同系統;
在所述邊緣云資源池中部署應用服務端;
生成服務訪問地址,并發送至用戶應用;
其中,所述建立蜂窩網絡與邊緣云資源池的協同系統的步驟,包括:
根據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位置信息,建立蜂窩網絡表、邊緣云信息表以及蜂窩網絡與邊緣云資源池關系表,以將一個或多個所述邊緣云資源池關聯至一個或多個所述蜂窩網絡;
其中,所述蜂窩網絡表的項目包括蜂窩網絡的ID、蜂窩網絡的名稱和蜂窩網絡的位置;所述邊緣云信息表包括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ID、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名稱、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資源可用情況和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位置;所述蜂窩網絡與邊緣云資源池關系表包括云網關聯ID、所述蜂窩網絡的ID、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ID和優先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緣云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實時更改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資源可用情況和所述優先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緣云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蜂窩網絡與邊緣云資源池之間的網絡質量,來設定所述優先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緣云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邊緣云資源池中部署應用服務端的步驟,包括:
在所述邊緣云資源池中部署應用服務端,并由所述邊緣云資源池提供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以供所述用戶應用調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邊緣云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服務訪問地址,并發送至用戶應用的步驟,包括:
生成服務訪問地址,并發送至用戶應用;
記錄所述應用服務端的ID、所述蜂窩網絡的ID、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ID、服務訪問地址和資源可用情況。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邊緣云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服務端對所述資源可用情況進行評估;
若資源評估為不可用,則通過調用所述邊緣云資源池提供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來判斷所述應用服務端是否能夠擴容,若能夠擴容,則在擴容成功后將所述資源可用情況記錄為可用;若不能夠擴容,則將所述資源可用情況記錄為不可用,并在有用戶應用的訪問結束,資源被釋放時,將所述資源可用情況記錄修改為可用;
若資源評估為可用,則將所述資源可用情況記錄為可用。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邊緣云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務訪問地址為集群服務地址,以支持應用服務端擴容。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邊緣云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戶應用在需要訪問資源時,攜帶所述用戶應用的終端所在的蜂窩網絡的ID訪問中心服務節點,以查詢是否有所述蜂窩網絡關聯的所述邊緣云資源池?已經部署應用服務端;
若已經部署,且所述資源可用情況為可用,則通過調用所述邊緣云資源池提供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來獲得所述服務訪問地址;
若已經部署,且所述資源可用情況為不可用,則查詢所述蜂窩網絡關聯的其他所述邊緣云資源池?,從中確定優先級最高的邊緣云資源池?;
在所述優先級最高的邊緣云資源池中部署應用服務端,并由所述邊緣云資源池提供應用程序編程接口;通過調用所述優先級最高的邊緣云資源池提供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來獲得所述服務訪問地址。
9.一種邊緣云構建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單元,用于建立蜂窩網絡與邊緣云資源池的協同系統;
邊緣云資源池,用于部署應用服務端;
所述應用服務端用于生成服務訪問地址,并發送至用戶應用;
其中,所述建立蜂窩網絡與邊緣云資源池的協同系統的步驟,包括:
根據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位置信息,建立蜂窩網絡表、邊緣云信息表以及蜂窩網絡與邊緣云資源池關系表,以將一個或多個所述邊緣云資源池關聯至一個或多個所述蜂窩網絡;
其中,所述蜂窩網絡表的項目包括蜂窩網絡的ID、蜂窩網絡的名稱和蜂窩網絡的位置;所述邊緣云信息表包括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ID、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名稱、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資源可用情況和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位置;所述蜂窩網絡與邊緣云資源池關系表包括云網關聯ID、所述蜂窩網絡的ID、所述邊緣云資源池的ID和優先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4746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頻寬控制方法、裝置及通信設備
- 下一篇:報文發送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