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梁橋式起重機復合端梁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47315.5 | 申請日: | 2018-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21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弩 | 申請(專利權)人: | 沃得重工(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6/00 | 分類號: | B66C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214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端梁 夾板 橋式起重機 單梁 下端 鉸接裝置 端梁 中部鉸接 復合端 心軸 廠房結構 成品字形 垂直固定 間隔設置 增大的 上端 端頭 起吊 嵌入 穿過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單梁橋式起重機復合端梁,包括一根上端梁、兩根下端梁以及分別設置在上端梁兩端和兩根下端梁之間的鉸接裝置,一根上端梁和兩根間隔設置的下端梁上下成品字形排列,上端梁兩端分別通過鉸接裝置與對應的下端梁中部鉸接。鉸接裝置包括一對夾板和心軸,夾板分別位于上端梁兩端的橫向兩側外,夾板上端垂直固定在上端梁的端頭上,下端梁中部嵌入一對夾板的下部內,心軸分別橫穿過一對夾板的下部和下端梁的端頭,使得上端梁兩端分別與兩根下端梁中部鉸接。本發明可在現有的廠房結構保持不變的基礎上增大單梁橋式起重機的起吊噸位,增大的幅度可達80~100%,提高了單梁橋式起重機的經濟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橋式起重機的結構,尤其是一種單梁橋式起重機主梁兩端的端梁結構,屬于起重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單梁橋式起重機廣泛應用于機械冶金、交通、電站等多個領域的車間、倉庫、料場等場所,其主要由主梁、主梁兩端的端梁及主梁下側的電動葫蘆等組成,主梁兩端分別與端梁中部垂直固定連接,端梁兩端內分別設置主動車輪組和從動車輪組,單梁橋式起重機的重量和起吊重物的重量一起通過兩根端梁內共計四個車輪支撐在兩根起重機軌道上,再通過起重機梁分擔到立柱上。單梁橋式起重機具有外形尺寸緊湊、建筑凈空高度低、自重輕、輪壓小等優點。
隨著生產的發展,一些企業原有的單梁橋式起重機的起吊噸位已不能滿足生產需求,需加大起吊噸位。但是廠房結構和行車梁(起重機梁)設計均按現有的單梁橋式起重機的起吊噸位進行設計制造的,如需換更大起吊噸位的單梁橋式起重機,則因原有廠房結構和行車梁的強度不夠,必須改造廠房增大其結構強度或重建廠房,才能安裝更大起吊噸位的單梁橋式起重機,從而增大了用戶的投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增大起吊噸位并可使用原有廠房結構和行車梁的單梁橋式起重機復合端梁。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單梁橋式起重機復合端梁,包括一根上端梁、兩根下端梁以及分別設置在上端梁兩端和兩根下端梁之間的鉸接裝置,一根上端梁和兩根間隔設置的下端梁上下成品字形排列,上端梁兩端分別通過鉸接裝置與對應的下端梁中部鉸接;每根下端梁兩端內分別設置了驅動車輪組和被動車輪組,兩根下端梁內的四個車輪一字排列支撐在對應一側的起重機軌道上;所述鉸接裝置包括一對夾板和心軸,所述夾板分別位于上端梁兩端的橫向兩側外,夾板上端垂直固定在上端梁的端頭上;下端梁中部嵌入一對夾板的下部內,心軸分別橫穿過一對夾板的下部和下端梁的端頭,使得上端梁兩端分別與兩根下端梁中部鉸接。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進一步的,上端梁寬度A大于下端梁寬度B,夾板內側面與下端梁外側面的間隙δ=A-B/2=4~6mm;一排數個緊定螺釘分別擰入對應的夾板,數個緊定螺釘端頭分別抵靠在下端梁對應的外頂角上。
進一步的,心軸兩端端頭分別伸出對應的夾板外側,對稱嵌入心軸端頭兩側定位槽內的軸端擋板分別固定在夾板下部上,將心軸兩端定位在一對夾板中。
進一步的,所述上端梁高度與下端梁高度相等,上端梁下側與下端梁上側之間留有間距C,所述的間距C為0.27~0.29的上端梁高度。
進一步的,在上端梁兩端端面和下端梁上側面中部之間分別設置了防擺機構,所述防擺機構包括彼此嵌合的凹板和凸板,所述凹板的凹口朝下地分別固定在上端梁兩端端面的下部上,所述凸板凸頭朝上地垂直固定在下端梁上側面的中部上。
本發明將一根上端梁和兩根間隔設置的下端梁成品字形排列,上端梁兩端分別通過鉸接裝置與對應的下端梁中部鉸接的結構,將現有的單梁橋式起重機的一根端梁內兩個車輪支撐在起重機軌道的結構改為兩根下端梁共四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沃得重工(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沃得重工(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473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