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低壓柜框架連接及結構加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47289.6 | 申請日: | 2018-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54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斌;吳明;傅春保;熊長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余新鋼福利企業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B1/01 | 分類號: | H02B1/01;H02B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楊陽 |
| 地址: | 338025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壓 框架 連接 結構 加工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電氣成套、鈑金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本發明提供低壓柜框架連接及結構加工工藝,通過優化工序,提高低壓柜框架的生產效率;①使得加工工序簡單化:從原先的總的切72刀,開8孔,變為切24刀,大大的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節省了加工時間,使在等同的時間內事半工倍;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節省材料:13折型材的橫梁,由458mm縮小為412mm、13折型材的縱梁,由358mm縮小為312mm、16折型材的立柱,由545mm縮小為538mm、量產后將大大節省資源;③型材與新型A3鋼鑄件的連接簡單、美觀、實用;④型材與新型A3鋼鑄件連接時定位準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氣成套、鈑金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低壓柜框架連接及結構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現有低壓柜框架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經過48道工序,共切72刀,開8孔,工序較為繁瑣,生產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低壓柜框架連接及結構加工工藝,通過優化工序,提高低壓柜框架的生產效率;①使得加工工序簡單化:從原先的總的切72刀,開8孔,變為切24刀,大大的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節省了加工時間,使在等同的時間內事半工倍;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節省材料:13折型材的橫梁,由458mm縮小為412mm、13折型材的縱梁,由358mm縮小為312mm、16折型材的立柱,由545mm縮小為538mm、量產后將大大節省資源;③型材與新型A3鋼鑄件的連接簡單、美觀、實用;④型材與新型A3鋼鑄件連接時定位準確。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低壓柜框架連接及結構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412mm長13折型材的橫梁加工工序:
一、將6000mm長的13折型材先切去角頭;
二、將切去角頭剩下的型材切成412mm長;
第二步、312mm長13折型材的縱梁加工工序:
一、將6000mm長的13折型材先切去角頭;
二、將切去角頭剩下的型材切成312mm長;
第三步、538mm長16折型材的立柱加工工序:
一、將6000mm長16折型材先切去角頭;
二、將剩下的型材切成538mm長;
第四步、將切割后的型材按照圖紙要求拼接成框架結構,型材端頭連接處使用A3剛鑄件連接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412mm長13折型材共4根,每根加工工序為2道,共8道。
進一步地,所述312mm長13折型材共4根,每根加工工序為2道,共8道。
進一步地,所述538mm長16折型材共4根,每根加工工序為2道,共8道。
進一步地,所述412mm長13折型、312mm長13折型材和538mm長16折型材按客戶要求拼接成600mm高x500mm寬x400mm深的低壓柜框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低壓柜框架連接及結構加工工藝,通過優化工序,提高低壓柜框架的生產效率;①使得加工工序簡單化:從原先的總的切72刀,開8孔,變為切24刀,大大的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節省了加工時間,使在等同的時間內事半工倍;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節省材料:13折型材的橫梁,由458mm縮小為412mm、13折型材的縱梁,由358mm縮小為312mm、16折型材的立柱,由545mm縮小為538mm、量產后將大大節省資源;③型材與新型A3鋼鑄件的連接簡單、美觀、實用;④型材與新型A3鋼鑄件連接時定位準確。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余新鋼福利企業公司,未經新余新鋼福利企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472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