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緩釋碳源的復合吸附填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42764.0 | 申請日: | 2018-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75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于魯冀;劉曉芳;李廷梅;程璐璐;劉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8 | 分類號: | C04B28/08;C04B38/08;C02F3/10;C02F3/28;C02F3/34;C02F101/16;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天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聶孟民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復合吸附填料 緩釋碳源 人工濕地 生物反硝化碳源 微生物附著載體 應用 微污染水體 重量百分比 粉煤灰 城市河道 低碳氮比 固體原料 加水攪拌 節能環保 生態河床 吸附填料 晾干 成泥狀 氮污染 反硝化 沸石粉 硅藻土 膨潤土 附著 凈水 可用 脫模 去除 地表水 模具 填充 微生物 生化 水體 養護 水泥 生態 | ||
1.一種含緩釋碳源的復合吸附填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配料:
其配料是由重量百分比計的:水泥28%~35%、粉煤灰14%~20%、沸石粉10%~25%、硅藻土20%~25%、膨潤土8%~12%和碳源3%作固體原料和水制成,其中固體原料和水的重量比為1︰0.50~0.65;
所述的水泥為礦渣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為32.5;
所述的粉煤灰為二級粉煤灰,細度為43微米,密度為2.4 g/cm3;
所述的碳源為玉米芯,粒徑為80~120目之間;
(2)制模:
根據上述原料配比,將水泥、粉煤灰、沸石粉、硅藻土、膨潤土和碳源攪拌混合均勻成固體原料,加入固體原料重量0.5~0.65倍的水,攪拌成均勻的泥狀,然后均勻填充于模具中;
(3)脫模養護:
將模具內的泥狀原料表面平整,在溫度15-25℃、濕度50%~60%的環境下,3~5天后脫模,繼續養護7天,養護期間每天灑水2~3次,晾干即得復合吸附填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緩釋碳源的復合吸附填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為立方體或球形,立方體的一個邊長為5-100mm,球形的直徑為5-10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緩釋碳源的復合吸附填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配料:
其配料是由重量百分比計的:水泥28%、粉煤灰15%、沸石粉19%、硅藻土24%、膨潤土11%和碳源3%作固體原料和水制成,其中固體原料和水的重量比為1︰0.5;
(2)制模:
根據上述原料配比,將水泥、粉煤灰、沸石粉、硅藻土、膨潤土和碳源攪拌混合均勻成固體原料,加入固體原料重量0.5倍的水,攪拌成均勻的泥狀,然后均勻填充于模具中;
(3)脫模養護:
將模具內的泥狀原料表面平整,在溫度15-25℃、濕度50%~60%的環境下,3~5天后脫模,繼續養護7天,養護期間每天灑水2~3次,晾干即得復合吸附填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緩釋碳源的復合吸附填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是由重量百分比計的:水泥31%、粉煤灰15%、沸石粉16%、硅藻土23%、膨潤土12%和碳源3%作固體原料和水制成,其中固體原料和水的重量比為1︰0.5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緩釋碳源的復合吸附填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是由重量百分比計的:水泥32%、粉煤灰18%、沸石粉12%、硅藻土25%、膨潤土10%和碳源3%作固體原料和水制成,其中固體原料和水的重量比為1︰0.5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緩釋碳源的復合吸附填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是由重量百分比計的:水泥34%、粉煤灰17%、沸石粉13%、硅藻土23%、膨潤土10%和碳源3%作固體原料和水制成,其中固體原料和水的重量比為1︰0.6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緩釋碳源的復合吸附填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是由重量百分比計的:水泥35%、粉煤灰16%、沸石粉11%、硅藻土24%、膨潤土11%和碳源3%作固體原料和水制成,其中固體原料和水的重量比為1︰0.65。
8.權利要求1或2-6任項所述方法制備的含緩釋碳源的復合吸附填料在生態濾壩、生態河床、人工濕地中去除氮污染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4276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