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近平滑假絲酵母的降解秸稈復合菌劑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41808.8 | 申請日: | 2018-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356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旸;陳光;孫春玉;林曉瓊;王剛;茍澤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14;C12N1/16;C12R1/01;C12R1/645;C12R1/07;C12R1/72 |
| 代理公司: | 重慶晶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 地址: | 130118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滑 酵母 降解 秸稈 復合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近平滑假絲酵母的低溫下有效降解秸稈的復合菌劑,所述復合菌劑由6株菌株構成,通過長年創造性篩選和積累得到低溫條件可高效表達分解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的酶,突破低溫酶活力不足,腐熟降解秸稈困難等特點,在室外溫度1℃?6℃的環境下使棉花秸稈腐熟天數提高了2?3天,特別適合北方地區。將本發明所述復合菌系培養至30代時,各代之間在4℃下棉花秸稈降解率無明顯差別,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近平滑假絲酵母的低溫下有效降解秸稈的復合菌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約占世界棉花產量的1/4,產量大、生產成本低,使棉制品價格比較低廉。我國每年棉籽餅粕產量約400~500萬噸,占各類植物餅粕總產量的 30%。棉籽餅粕不僅資源豐富、分布廣泛,而且營養價值也很高,蛋白質含量約為40%,氨基酸組成也較好,但因棉籽仁和棉籽餅粕中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質,其用途受到很大限制,多年來我國的棉籽餅粕資源有80%左右都用作肥料還田,用作飼料蛋白資源的不足30%,造成了蛋白質的極大浪費。
棉花秸稈是棉花生產的副產品,棉花秸稈主要成分是木質素、半纖維素、粗蛋白、并含單寧、果膠素、有機溶劑抽提物、色素等,不僅可以做肥料,還可以做飼料、工業原料等,是一種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但在我國秸稈利用率并不高。還田利用率僅占13%、飼料利用率占3%,燃料利用率占74%,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的發展,世界范圍內蛋白質飼料的缺乏日益突出。
同時北方的氣溫長期很低,棉花秸稈在短期內不易腐解,導致資源長期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近年來,隨著木質纖維素生物降解研究的不斷深入,生物降解過程中各種微生物間的協同關系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研究表明,木質纖維素降解復合菌系的穩定性需要靠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包括具有纖維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和不具有纖維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間的相互作用來維持,從而充分利用微生物間的協同關系。因此,直接從自然界篩選出木質纖維素降解復合菌系成為現今新的研究熱點。然而,目前所報道的復合菌系大多是在高溫條件下表現出木質纖維素降解能力或需要對降解原料進行化學預處理,這些處理在一定程度
上操作要求較高,耗能較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含近平滑假絲酵母的低溫下有效降解秸稈的復合菌劑,通過低溫馴化6株菌株,按一定質量比混合而成,尤其適合北方低溫天氣,對腐熟棉花秸稈效果優異。
一種含近平滑假絲酵母的低溫下有效降解秸稈的復合菌劑,其特征在于:該復合菌劑含有6株菌株并按一定質量比混合,產纖維素酶類芽孢桿菌20%、產木聚糖酶鏈格孢菌20%、產漆酶疣孢漆斑菌20%、產木素過氧化物酶膠質芽孢桿菌10%、產錳過氧化物酶放線萊斯氏菌10%、近平滑假絲酵母20%,
所述產纖維素酶類芽孢桿菌(Bacillus cellulosilyticus)CGMCC 1.15312;
所述產木聚糖酶鏈格孢菌(Alternaria humicola)CGMCC 3.2917;
所述產木素過氧化物酶膠質芽孢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rassilnikov)GIM 1.16;
所述產錳過氧化物酶放線萊斯氏菌(Laceyella tengchongensis) CCTCC AA208050 Laceyella;
所述近平滑假絲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CGMCC 2.3207;
所述菌株均可以從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CCTCC)和廣東省微生物保藏中心(GIM)購買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農業大學,未經吉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418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