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熒光素衍生物紫外傳感器及檢測鎳離子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40010.1 | 申請日: | 2018-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221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光善儀;魏剛;趙崗;寧曉鈺;徐洪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91/107 | 分類號: | C07D491/107;C09K11/06;G01N21/64;G01N21/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黃志達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熒光 衍生物 紫外 傳感器 檢測 離子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熒光素衍生物紫外傳感器及檢測鎳離子的方法,傳感器結構式如式I,檢測鎳離子的方法,包括:配置權利要求1所述紫外傳感器溶液,在鎳離子待測溶液中加入傳感器溶液,溶劑定容,靜置,測試380nm~420nm波長處的吸光度,通過標準曲線獲得Ni2+的濃度。本發明中的基于熒光素衍生物探針對鎳離子有很好的選擇性,在污水處理應用中不僅方便而且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紫外傳感器及其檢測鎳離子的方法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熒光素衍生物紫外傳感器及檢測鎳離子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工業化的加速以及全球人口增長迅速,各種重金屬的排放已經在在全球范圍內增加,而一般重金屬都對生物體有嚴重的毒性影響。在重金屬中鎳(nicke,Ni)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隨著大量工業廢物的排放,環境中的鎳逐年升高,當鎳含量達到一定濃度后,對人類,動植物都會纏上嚴重的危害,環保部門規定鎳的排放標準為1mg/L,標準測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但這兩種方法都不適宜于現場測定;另外還有AAS,電化學,離子色譜,ICP-AES,ICP-OES,ICP-MS,電位滴定法,輻射測量,共沉淀,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等,但是這些測試方法需要設備昂貴,且測試需要專人在專門的儀器室執行。一般來說,GFAAS、ICP-AES和ICP-MS測定特定金屬離子的檢測需要長時間的消解過程。對于樣品中鎳的分析方法中最認可的是ICP-MS。ICP-MS的分析樣品,制備相對簡單、干擾最少,檢測限最低。然而ICP同樣需要消解過程處理,由于這些原因,該檢測方法有一個很大的限制:難以應用于金屬離子的實時在線監測。因此迫切需要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以通過簡單而經濟的方法對Ni2+進行高靈敏、準確和無干擾的檢測。
中國專利201110379415.0“一種基于裸眼目視比色法檢測鎳離子探針的制備及其應用”中,使用7-羥基-3-(3-吡啶亞甲基)亞胺-2H-1-苯并呋喃作為檢測鎳離子的試劑盒和試紙,該反應需要三步合成檢測機理基于配位反應,使用裸眼觀察試紙顏色變化。中國專利201610886967.3“一種熒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鎳離子檢測中的應用”中,利用合成化合物2,3-聯(1,10-菲啰啉)作為檢測鎳離子的印尼逛逛探針,激發,發射光譜在可見光區域,化學穩定性好,較好的水溶性,可以用于中性條件下檢測水中的鎳離子。中國專利201710386245.6“一種快速高選擇性高靈敏鎳離子比率熒光探針及其制備方法”中利用烯丙基醚類化合物,其可作為鎳離子檢測的比率探針,可以高選擇性識別,快速對鎳離子響應,高靈敏性,可以實現對鎳離子的比率分析。性質穩定,撐起保存應用。綜上所述雖然能夠檢測鎳離子,但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合成相對比較復雜,產率比較低,應用過程中不是很方便,基于此,本發明開發出一種合成更加簡單,產率高,檢測更為簡單的熒光探針檢測鎳離子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熒光素衍生物紫外傳感器及檢測鎳離子的方法,克服現有測試方法需要設備昂貴,難以應用于金屬離子的實時在線監測等的缺陷,該方法采用熒光素衍生物紫外傳感器對鎳離子具有很好的選擇性,在污水處理應用中不僅方便而且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的一種結構如式I的熒光素衍生物紫外傳感器:
本發明的一種熒光素衍生物紫外傳感器檢測鎳離子的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紫外傳感器溶液,測試380nm~420nm波長處的吸光度,通過標準曲線獲得Ni2+的濃度。
上述方法的優選方式如下:
所述紫外傳感器溶液的濃度為4.9×10-5M~5.2×10-5M。
紫外傳感器溶液的配置具體為:
將熒光素類紫外傳感器溶于溶劑中,利用溶劑二定容,得到傳感器儲備液,移取傳感器儲備液于容量瓶中,利用溶劑二定容,得到所述傳感器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400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