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以重新排列數據包傳輸順序的圖像編碼裝置及其運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35504.0 | 申請日: | 2018-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820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南在權;崔鎬珍;李宣旼;姜信赫;柳贊赫;阮紅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鵬斯泰克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9/154 | 分類號: | H04N19/154;H04N19/426;H04N19/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 11410 | 代理人: | 楊黎峰;鐘錦舜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新排列 圖像編碼裝置 矩陣形態 數據包 數據包傳輸 數據包傳送 數據包損失 數量對應 網絡擁塞 一維矩陣 包頭 傳送 指針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各目的地的數據包總數調整各目的地的傳送順序,將排列成Ai,j矩陣形態的數據包重新排列成Bk矩陣形態,或者僅僅使用與一維矩陣形態排列和目的地數量對應的包頭指針,從而減少因網絡擁塞導致數據包損失的利用數據包傳送順序重新排列的圖像編碼裝置及其運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于各目的地的數據包損失比率給各目的地分別發送不同數量的恢復數據包的技術。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韓國注冊專利第10-1240895號)涉及包括一個發送器和多個接收器的基于UWB(Ultra Wide Band)的通信系統,一個發送器生成數據包,將生成的數據包傳輸給多個接收器。
現有通信系統中發送器可以將同一個圖像編碼后將數據包可以實時發送給多個接收器,多個接收器將數據包解碼后,將圖像傳送給外圍設備或播放。例如,假設發送器位于首爾時,發送器可以給仁川、大田、光州、大丘和釜山等韓國國內多個目的地的接收器發送同一個圖像,以及可以給日本、中國、美國和歐洲等國外多個目的地接收器發送同一個圖像。
現有的一對M收發結構中,發送器可以將圖像以數據包單位傳送,但因圖像的高品質化或高容量化以及網絡負載或擁塞(congestion)而可能會發生數據包的損失問題。此外數據包損失,可以導致圖像破壞或圖像流中斷,且損失的數據包很難恢復等問題。
例如,由現有的發送器發送的多個數據包沒有正常到達目的地,而是發生多個數據包的一部分在路由器上發生損失的狀況。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各目的地的數據包損失比率而運算各目的地的恢復數據包數量,并生成與目的地中具有最大值的恢復數據包數量對應的恢復數據包的圖像編碼裝置及其運行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運算各目的地的各數據包傳送順序,將排列在多維矩陣上的各目的地的總數據包重新排列在一維矩陣上的圖像編碼裝置及其運行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僅僅使用與一維矩陣形態排列和目的地數量對應的包頭指針重新排列各目的地數據包傳送順序的圖像編碼裝置及其運行方法。
【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用以重新排列數據包傳送順序的圖像編碼裝置,包括:編碼部,其將源圖像編碼而生成源數據包;恢復數據包生成部,其參照各目的地的恢復數據包數量生成恢復數據包;控制部,其將各目的地分別對應的多個源數據包和多個恢復數據包排列成Ai,j矩陣形態,基于各目的地的數據包總數量,調整所述排列成Ai,j矩陣形態的多個數據包傳送順序,將排列成所述Ai,j矩陣形態的所述多個數據包重新排列成Bk矩陣形態。
所述控制部基于各目的地的數據包總數值,運算出所述排列成Ai,j矩陣形態的多個數據包的各個傳送順序值,按照所述運算的多個傳送順序值,將所述排列成Ai,j矩陣形態的多個數據包重新排列成所述Bk矩陣形態。
所述控制部是根據各目的地的數據包總數值運算出最小公倍數,將所述運算的最小公倍數用所述各目的地的數據包總數值分別除以而運算出各目的地的基準值,對所述各目的地的多個基準值分別乘以所述多個數據包的多個j索引值而運算所述多個數據包的傳送順序值,按所述多個數據包傳送順序值小的順序在所述Bk矩陣上重新排列所述多個數據包。
所述圖像編碼裝置還包括緩沖器,其將所述多個源數據包和所述多個恢復數據包臨時存儲。所述控制部是基于各目的地的數據包損失比率運算各目的地的恢復數據包數量,利用所述各目的地的數據包總數量信息控制所述緩沖器的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鵬斯泰克公司,未經歐鵬斯泰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355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