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30603.X | 申請日: | 2018-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443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大家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587;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電池 負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材料是納米硅、多孔碳和石墨三者的復合材料,其中納米硅和石墨是原料碳化硅原位熱分解生成的;
包括以下步驟:
1)、以重量計,稱取10-30份碳化硅粉體平鋪于石墨化爐爐芯中,將100份多孔碳材料平鋪于碳化硅層之上,在多孔碳層上依次蓋上石墨板和保溫料;
2)、碳化硅層在2200℃-2400℃溫度下熱分解2-10小時,多孔碳層的溫度控制在1400℃以下;
3)、物料冷卻出爐后攪拌混勻,過300目篩網即制得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為綠碳化硅,純度>99.9%,平均粒度為10-20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積為50-100m2/g,平均粒度為15-25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材料的平均粒度為16-28μm,比表面積30-80m2/g,首次克容量大于600mAh/g,首次效率大于85.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大家幫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大家幫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3060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