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瓜幼胚組織培養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30306.5 | 申請日: | 2018-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95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宸;陳惠明;劉曉虹;楊博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A01H1/02 |
| 代理公司: | 長沙七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鄭雋;吳婷 |
| 地址: | 410125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瓜 組織培養 方法 | ||
1.一種黃瓜幼胚組織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幼胚獲得:取田間授粉后的黃瓜沖洗干凈,用酒精棉球擦拭黃瓜果皮2-3次;再將黃瓜切成兩半,最后將黃瓜幼胚輕輕取出,接種;
B)初代培養:將幼胚接種于初代培養基中培養;
C)繼代培養:選擇初代培養后苗高在4cm以上且具有3-5個腋芽的外植體,剪成帶有1-2個腋芽的莖段,接種于繼代培養基中培養,待外植體產生的叢生芽長有3-5個腋芽時,分離所述叢生芽,轉接至初代培養基中使腋芽伸長,苗高4cm以上后再轉接至繼代培養基中繼續增殖;
D)生根培養:選擇苗高4cm以上且具有3-5個腋芽的外植體,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中培養;
E)組培苗煉苗和移栽:選擇苗高6cm以上、具有6-8個腋芽、已生根且根系發達的組培苗進行煉苗和移栽;
其中,所述初代培養基為1/2MS培養基+20g/L的碳源+6g/L的瓊脂粉+0.3-1.0g/L的核苷酸蛋白,pH值范圍為5.5-5.8;
所述繼代培養基為MS培養基+0.5-1.5mg/L的6-芐氨基腺嘌呤+0.3-0.7mg/L的赤霉素+30g/L的蔗糖+6g/L的瓊脂粉+0.01-0.05g/L的絲氨酸,pH值范圍為5.5-5.8;
所述生根培養基為1/2MS培養基+0.3-0.6mg/L的萘乙酸+15g/L的碳源+6g/L的瓊脂粉,pH值范圍為5.5-5.8;
所述步驟A)中的黃瓜選擇主藤藤條距地面1/3之內的黃瓜;
所述步驟E)中,組培苗移植的培養土由水稻田土45%、泥炭土35%、沙20%配制,混合過篩后,高壓滅菌后使用,移苗后用1000倍30%惡霉靈噴灑培養土,幼苗成活后再往培養土上噴灑1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幼胚組織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代培養基中包括0.5g/L的核苷酸蛋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幼胚組織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繼代培養基中包括0.03g/L的絲氨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幼胚組織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的黃瓜為田間人工授粉后25-30d的黃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幼胚組織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的培養的條件為:所述幼胚未萌芽之前的培養溫度為28.0±0.5℃,黑暗培養;所述幼胚萌芽后培養溫度為25.0±0.5℃,光照強度為2000lx,光照時間為16小時/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幼胚組織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和/或步驟D)中的培養的條件均為:光照時溫度為25.0±0.5℃,黑暗時溫度為18.0±0.5℃,光照強度為3000lx,光照時間為16小時/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幼胚組織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中的煉苗的條件為:煉苗溫度為25.0±0.5℃下,光照強度為2000lx,光照時間為16小時/天,濕度應控制在85%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瓜幼胚組織培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黃瓜為蔬研白綠、蔬研十二號、蔬研白淺、蔬研二號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未經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3030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