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新功能及其抗菌肽的鑒定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28176.1 | 申請日: | 2018-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963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權;殷奎德;申永瑞;向君亮;劉爽;李章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14/32 | 分類號: | C07K14/32;A01N43/50;A01P1/0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禹奧專利事務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楊曉梅 |
| 地址: | 16300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枯草 芽孢 桿菌 amep412 蛋白 新功能 及其 抗菌 鑒定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發明還涉及了上述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在抗瘡痂鏈霉菌中的應用。本發明還從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中鑒定出了3條抗菌肽。本發明發現了一種枯草芽孢桿菌的AMEP412蛋白的抗菌活性,并進一步從枯草芽孢桿菌的AMEP412蛋白中鑒定出了3條抗菌肽序列,為生物防治工作積累了新的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保護與生物防治領域,涉及一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新功能及其抗菌肽的鑒定。
背景技術
馬鈴薯瘡痂病是由鏈霉菌引起的一種危害馬鈴薯塊莖的病害,主要通過土壤進行病菌的傳播,從皮孔或傷口侵入后發病,癥狀一般為薯塊表面上產生凸起或凹陷的病斑。馬鈴薯瘡痂病不僅降低馬鈴薯的品質,嚴重時還會導致馬鈴薯產量的下降,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在我國,馬鈴薯瘡痂病在甘肅、黑龍江、四川和云南等馬鈴薯產區分布十分廣泛,因此馬鈴薯瘡痂病的防治變得十分迫切,但是化學防治會造成農藥的殘留并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對馬鈴薯瘡痂病進行高效的生物防治尤為重要。
芽孢桿菌是一種理想的生防微生物,對高溫、紫外線和酸堿環境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能夠有效抑制多種病原菌,對病害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已出現多種芽孢桿菌與生物防治相關的報道,包括蠟狀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地衣芽孢桿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多粘芽孢桿菌(Bacilluspolymyxa)和解淀粉芽孢桿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等。此外,芽孢桿菌產生的抗菌物質如多肽、多糖、次生代謝物、抗菌蛋白等,是其拮抗病原菌的主要物質基礎。但由于芽孢桿菌的種類眾多,其生防效果及產生的抗菌物質均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來自于芽孢桿菌的抗菌物質仍有待進一步開發。
大部分生防菌株依靠自身產生的活性物質實現對病原菌的抑制,其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就是一類比較有代表性的活性物質。多年以來,人們從不同種類的生物體中發現了大量的未知抗菌肽,它們是一類帶正電荷的兩親性小分子抗菌肽。這種小分子抗菌肽對細菌和病毒均具有抵抗作用,從而使病原不能夠侵入細胞內部。因此,研究鑒定出芽孢桿菌中的抗菌肽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并鑒定其新功能。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抗菌肽,并鑒定其功能。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第二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抗菌肽,并鑒定其功能。
本發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第三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抗菌肽,并鑒定其功能。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一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上述的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在抗瘡痂鏈霉菌中的應用。
二、一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抗菌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 所示。
上述的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抗菌肽在抑制瘡痂鏈霉菌中的應用。
三、一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抗菌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 所示。
上述的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抗菌肽在抑制瘡痂鏈霉菌中的應用。
四、一種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抗菌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 所示。
上述的枯草芽孢桿菌AMEP412蛋白的抗菌肽在抑制瘡痂鏈霉菌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未經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281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